发挥“国字头”产业集群效应,“徐州智造”绿色出海激活转型新动能
◎徐报融媒记者 王正喜
记者从在江苏徐州举行的中国摩托车商会三轮摩托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上获悉,当前,三轮摩托车产业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聚、配套企业向优势区域集中的趋势十分明显。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三轮摩托车也是徐州市“6+4”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徐州借助“一带一路” 加快全球产业布局,三轮摩托车产业已成为“徐州智造”绿色出海的一张亮丽名片。
借助“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徐州三轮摩托车产品已成功出口印度、韩国、越南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行业内向来素有“世界三轮看中国、中国三轮看徐州”之美誉。
中国摩托车商会是行业覆盖面最广、协调能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字头”商会,三轮摩托车分会在徐州市的成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摩托车商会会长左宗申认为,当前三轮摩托车行业发展也遇到了较多问题,市场竞争面对着“上有轻微卡、下有电动二轮车”的双重挤压,行业内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新国Ⅳ排放标准的实施带来成本增长的压力,相关标准的要求与市场需求还存在较多偏差。三轮车分会会员都属于三轮车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应率先做好自律工作,以自律促企业行稳致远,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导向,逐步实现生产的绿色化、产品的绿色化,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眼下,江苏徐州已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作为中国三轮车的发祥地,徐州三轮摩托车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经萌芽起步、成长扩张、产业集聚三个阶段,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聚的发展壮大之路。目前,徐州市产业重点分布在丰县、贾汪区、徐州经开区、徐州高新区,形成了“整车生产、零部件配套、研发创新、销售服务、物流运输”一体化发展格局,打造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20年,总产值超过200亿元。
奋斗40年,徐州擦亮三轮摩托车“金字招牌”
在江苏徐州,这里的三轮摩托车产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在产品方面,覆盖电动、燃油两大类、50多个系列、300多个品种,产品门类齐全、竞争力强。在销售市场方面,徐州三轮摩托车销售市场已扩展到全国各地,覆盖所有省、市、县,网点上万个,整车占据国内50%以上份额,电三轮零部件占据国内80%以上的份额。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品种最全、配套最完善、更新速度最快、产量最大的电动三轮车生产、研发基地和配件集散地,目前,徐州市拥有整车和配件生产企业192家,拥有整车生产资质企业22家,年产能达到450万辆。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上下游企业快速发展,实现产业有效集聚,构建优良产业生态,加快推动价值链全面升级。
徐州三轮摩托车行业生产运营始终围绕国家方针政策,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在全面实现小康、打赢脱贫攻坚、奔向乡村振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作出了积极突出的贡献。“十三五”以来,锂电化、智能化、互联化、国际化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目前三轮车产品年产销量(含电摩)已具有1200万辆的规模,保有量达到8000万辆以上,成为摩托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上亿低收入消费者的生产、生活问题,也带动了供应链、主机厂、经销商的发展,解决了千万人员的就业问题。
铸就“淮海样本”,以核心技术助力“加速度”
尤其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淮海控股集团成立于1976年,从一个小打小敲的村办机械加工厂,如今发展成为中国小型车辆行业领军企业,中国摩托车商会副会长、中国摩托车商会三轮摩托车分会会长安继文对记者说,三轮车以其特有的双重属性,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燃油、电动产业链日益细分和成熟,规模化、聚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特点日益明显,逐步形成了“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淮海控股集团作为全球综合实力最强、体量最大的小型车辆制造商,积极借助“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快全球产业布局,已在印度、智利、秘鲁、巴基斯坦、印尼等国建立了海外基地,全系产品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资产和总营业规模双超百亿元。市场销量自2005年起保持行业第一位,外贸出口行业第一,物流专用车行业第一。截至2020年底,小型车辆累计产销2180万辆,是世界吉尼斯纪录保持者和全球小型车辆领军品牌,去年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列中国民企500强和民企制造业500强、江苏民企100强榜单。
十四五”期间,淮海控股集团将深入推动“高质量、锂电化、智能化、数字化、国际化”五大战略,做强做大国内和国际市场,为助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展现“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实力,再添新动能。
锂电动力,一直是电动车行业的技术制高点。淮海控股集团经过科技攻关,实现了智能化锂电动力集成系统的重大技术突破,并完全实现旗下产品的“智能锂电动力系统+”,有望成为行业最大的锂电动力集成系统配套服务商。仅去年一年,集团旗下三轮摩托车产品就全新开发了T、J、X系国际化锂电产品平台,量产了5款锂电产品;电动三轮车产品新开发26款新品,已量产6款锂电产品。
安继文向记者介绍,2020年,淮海集团累计研发量产新品44款,新品销量占比40%,“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在行业中占据核心地位,产品研制全面运用国际领先技术,并注重与国际著名研发机构、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全面整合国内外技术研发优势资源,建立“产、学、研”联盟,确保产品经营价值行业领先、国际领先。
据了解,淮海集团已投入巨资建立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淮海技术研发中心,按照“高颜值、高科技、高质量、高价值、高销量”五高产品平台建设要求,在上海、无锡、徐州等建立了高素质研发团队,专利总量位居行业首位。拥有制造标准化、规范化的试验体系,为产品开发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及验证。淮海检测中心早在2009年就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被录入国家实验室名录,拥有世界先进的测试和管理技术,成为行业最先进的检测中心。
“为了建强保障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能力,今后几年,我们将重点围绕整车研制以及锂电动力集成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对标业内领先水平,加大相关核心技术的软硬件投入,至2025年要建成千人核心研发人才团队,建成国家级电动汽车、微型车辆以及三电系统、智能化系统研究院、工作站等科研机构,集团各下属企业全部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掌握核心技术提高集团竞争发展的门槛,促进集团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安继文说,基于“互联网+”的优势,着力加强数字化技术研发能力、数字化智能制造能力、数字化营销能力、数字化运管能力的打造,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