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徐州:传承下水道四班精神!地平线下守卫美好家园,党的精神和荣誉薪火相传!

2021-07-0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崔东宁
2021-07-0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刚刚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倍受鼓舞。”7月1日上午,在徐州市排水管网养护管理处下水道四班,班长张耀文正带领班组全体成员收听收看庆祝大会直播,大家边看边记,由衷地发出了感慨,进一步激发了“宁可脏一人,服务千万家”的初心。

下水道四班班长张耀文


清晨7:30,下水道四班7名成员就全部到岗。他们换上整洁的工作服,早早地围坐在荣誉室内的电视机旁,等待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就是在平凡岗位上要有所追求。据了解,目前下水道四班职工平均年龄已经超过了45岁,长期的体力劳动,每天与污泥浊水打交道,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职业病。但是大家知道,越是身处平凡的岗位,越是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意志消沉,消极对待。做一名有理想的下水道工人,是他们每个人心中的信念和追求。

夏汛,对每一座城市而言,都是一个挑战。可每一次面对暴雨和洪涝,徐州人总是很安心,因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把雨情当作命令,把吃苦当作乐趣。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的身影总会出现在这座城市最不起眼的角落,而且多数时间是在地平线以下,用一个人的脏累换来一座城的整洁,他们就是下水道四班,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地平线下的太阳”。

孙景华、关永淑、许光萍、陈秋燕、马静、张耀文,下水道四班的六任班长,堪称江苏徐州人心中的“偶像天团”。半个世纪来,他们带领这支光荣的团队,为党旗增光添彩,守好城市的“地下血脉”。

一身污泥,一手老茧,这是一份又苦又脏的工作。晨曦初露,徐州下水道四班的7名职工便赶赴各自分管的路段,查井盖、掏阴沟。在那狭小的半地下式的道房班里,他们拿着铁锹,戴上工作帽,穿起皮衩子,顺着一根绳爬进了污水齐腰深的下水道里,弓着腰,忍着刺骨的阴冷,顶着浓烈的令人作呕的臭气作业。51年来,下水道四班就是这样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地下“血脉”,月月如斯,年年如斯。

用徐州话说,他们的工作叫“扒阴沟”,就是用人工把下水道的排放物、废弃物捞出来清理掉,又苦、又脏、又累,遇到沼气或堵塞,还会出危险。但是,四班人始终保持了一种心境,叫作“吃苦为乐”;保持了一种情怀,叫作“服务光荣”。现任班长张耀文向记者介绍,从下水道里挖出一桶污泥,少说十几斤,多则三四十斤。记者随张耀文来到位于建国西路主干道上的一个井盖旁,当他打开井盖仔细查看地下堵塞情况时,一股浓烈的恶臭味便扑鼻而来。然而,这样的工作,他已坚持了10年,张耀文说,他在“四班”里还算是比较年轻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张耀文所在的下水道四班,是一个以女性为主的基层班组,全称为徐州市水务局排水管网养护管理处下水道四班,创建于1970年,是一个有上百项荣誉在身的光荣集体,2016年,下水道四班塑像入驻“好人园”。

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基层班组,先后产生了党的十五大代表关永淑,十六大代表许光萍,十七大、十八大代表陈秋燕和十九大代表马静四位五届全国党代表。第五任班长、十九大代表马静,正是第二任班长、十五大代表关永淑的女儿。陈秋燕曾说,让党代表荣誉薪火相传的,是徐州下水道四班“宁可脏一人,服务千万家”的精神。在泰山路下水道四班的办公楼上,这10个醒目的大字,是这个荣誉集体“四班精神”的最新表述。

下水道四班主要负责徐州市110条主次干道附设的780公里排水管网、4万座窨井的清挖疏浚维护管理以及24所泵站的监管和防汛工作。不仅如此,针对弱势群体、学校、驻徐部队、社会福利院等,“四班人”还定期为他们义务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目前下水道四班职工7人,全部都是党员。大到坚守初心、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小到每一次的清淤、疏通,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考验。”今年35岁的张耀文是下水道四班第一位男班长。他告诉记者,老一代四班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要代代相传,作为四班人,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适应新的形势,将自己的热情与工作结合起来,精诚所至,乐在其中。在今后的工作中,四班人一定会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总书记在‘七一’大会上的讲话,让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了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下水道四班班长张耀文说,“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我们要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传承‘宁可脏一人,服务千万家’的四班精神,踏踏实实干工作,时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

多年来,班组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工作模式也从建班时推着平板车、穿戴着蓑笠穿梭于大街小巷,转变成如今高压冲洗车、吸污车等现代化机械设备,但四班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底色一直没有变。“宁可脏一人,服务千万家”,高举党建引领的“红色旗帜”,徐州下水道四班将继续守护徐州这座城市的“地下血脉”,为建设美丽徐州贡献力量。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