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丨徐州泉山:“帮代办”促生温馨“总客服” 让群众“一件事一次办”
居民行动不便,社区网格员主动上门服务,解决实际需求;个体工商户办理证件,不用东奔西跑,直接去街道一次交件、一站办理;小微店主急需贷款,工作人员帮办手续、填表申请,很快拿到银行放款……如今,像这样的为民服务在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推广开来。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奎山街道坚持把“学党史 办实事”融入为民服务的方方面面,创新推出“小奎帮代办 等您来召唤”的“泉小奎”服务。
“肩并肩”实现服务“零距离”
“你们能上门来帮忙真是太好了,解决了我的大麻烦。”面对上门服务的奎山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家住奎东社区的张老太激动不已。眼下正是一年一度的退休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的开展时间,虽说能通过手机认证,但不少老人因为独居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只能去社区现场认证,这对于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就会格外麻烦。80多岁的张老太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行动也不方便,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服务,帮她完成认证,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
开展上门服务,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政策信息及时送到人民群众的身边,是奎山街道实现服务“零距离”目标的一项创新举措。自去年7月建设成立为民服务中心以来,该中心10个服务窗口、12名工作人员, 本着“拉近距离、贴近受理、靠近审批、亲近服务”工作理念,主动下沉一线,“一对一指导、手把手帮办、肩并肩服务”,真正实现了政务服务由“柜台内”转向“柜台外”、从“由我办”到“一起办”的全新局面,“零距离、心贴心”的政务服务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全链条”打通服务“中梗阻”
如果你是一名个体工商户,相信对办证照、跑手续的场景一定记忆深刻:多个证照要去不同的地方找不同的部门办理,不仅费时而且费力。如今,在奎山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这样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了。这里推行的“全链条”审批服务,将“小餐饮、小超市、小花店”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事项的申请表格式、材料清单、办理程序等公开展示,实行一次交件、一站办理,变“多次跑”为“一次跑”,实现了“一件事一次办”。
5月27日,奎山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窗口前,32岁的王女士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办理好自己的第二张营业执照。拿到营业执照的王女士高兴地说:“5年前开第一家店的时候,我来回跑了好几个地方才办好证照,现在真是方便太多了,而且工作人员特别有耐心。”
据了解,奎山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全面承接区级下放的审批权力事项和行使审批服务业务59项,做到了业务精通、办理流畅。今年以来,该为民服务中心已办理公共服务类业务857件、行政审批类业务135件,其中“一件事”审批15件,极大程度提升了群众办事的便捷度和体验感。
“帮代办”打造温馨“总客服”
今年4月,奎园小区梅月园7号楼居民周师傅向网格员吕勇反映,楼顶墙体由于常年风化,大风大雨天气经常有瓦片从楼顶坠落,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得知这一情况,吕勇立即到现场实地查看,并迅速向社区汇报此事。奎园社区立即召开专题协商议事会议,研究处置方案,并向街道办事处申请了维修补贴。截至目前,维修工作已基本完成,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今年以来,奎山街道针对老城区、小片区等区域特点,从群众需求期盼出发,创新实施“网格化+政务服务”,通过推出“小奎帮代办,等您来召唤”贴心服务举措,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担当起政务服务的“快递员”“预约员”“帮办员”“代办员”,实现帮办代办精细化、精准化、精品化,打造了奎山街道政务服务的“温馨总客服”。
下一步,奎山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将继续按照“近民、便民、惠民”的原则,多渠道完善政务服务网络,全力当好企业的“店小二”、群众的“贴心人”,以有温度的政务贴心服务,切实打通民生保障“最后一米”。
来源:微泉山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