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睢宁:“党建+”点燃“新引擎” 助力城乡面貌“蝶变”
◎徐报融媒记者 段小凡
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梁集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厘清“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城同创、四项提升、五园共建、六水同韵、七项全覆盖”的总体发展思路,主动融入睢宁高铁商务区和高新区建设,镇域经济社会呈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睢宁县梁集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发展空间持续优化、城市建设品质持续提升,生态农业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镇域经济的全面崛起、社会民生的全面改善。
今年上半年,全镇预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4 亿元,同比增长 26.4%,实现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0.99 亿元,同比增长32.2 %,线上商贸销售额 0.68 亿元,同比增长50.8 %,规上固定资产投资 5.58 亿元,同比增长80.6 %;净增四上企业3家;重大签约项目5个,竣工工业项目2个,净增规上工业企业 1家,实现工业投资1.4亿元,实现新增工业开票收入0.6亿元。
■科学规划
城市空间持续优化
近年来,梁集镇科学制定区域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八沈路以西,白塘河以东,睢河交界以北,睢北河以南7平方公里范围为镇区商贸核心区;规划江阴路以东、环宇大道以北、八沈路以西、新民路以南4平方公里为高新区核心区。同时,结合老镇区改造和省级全域整治试点工作,规划形成了“东部高新区、南部新城区、西部高铁商务区、北部生态休闲区、中部综合商贸区”的总体城市空间格局,并在镇区规划了“四横六纵”的路网格局,全面拉开镇区发展框架,加快融入城区步伐。
■招引项目
做好企业“贴心人”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良好的营商环境,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江苏煌朝真空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近日,记者来到梁集镇工业园内江苏煌朝真空玻璃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工厂主体框架已经完工,施工方正在进行地面硬化施工,为后续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做准备。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300亩。项目于2020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在2021年竣工投产。一期2条生产线达产后,年产值32亿元,每年实现税收超过5000万元;二期4条生产线达产后,共计年产值约10亿元,每年实现税收超过1.5亿元。
项目能够顺利开工、快速建设离不开梁集镇专项招商引资组的“保姆式” 服务,招商引资组人员经常深入现场,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
梁集镇党委书记薛生龙介绍:“我们镇成立专项招商引资组,建立帮办代办、‘一项目一团队’等全流程、全周期的服务机制,保证在生产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出现问题。”截至目前,全镇外出拜访企业139家,邀请来睢考察企业64家,已签约项目5个;收集新经济招商信息124条,已注册企业87家。另外,总投资20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智能纺织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十友定制礼品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5G智能电力设备制造项目等5个重大项目相继落户镇高新工业园区。
■聚焦民生
提升群众获得感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近年来,梁集镇党委按照“聚焦扶贫、精准发力、决胜攻坚”的思路,突出特色扶贫产业带动效应,建成农业扶贫产业园5个、扶贫车间4个;鼓励消费扶贫实现农副产品销售83.41万元,确保低收入户稳定受益;发挥万企联万村作用,推动8个村企联建项目,并获得省级认可。
走进梁集镇梁圩村,眼前呈现出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一条条水泥路宽阔整洁,村民房前屋后绿树环绕,鸟语花香……对于村里发生的变化,村民龙先生感触颇深。“以前居住环境、生活环境不好,这几年经过建设后,道路修到家门口,门口的杂草杂树变成了绿化树,心情非常舒畅。”
梁圩村的变化只是梁集镇以党建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在改善村容村貌工作中,梁集镇新建公厕53座,行政村公厕覆盖率达100%;投入5200余万元用于村庄清洁、道路硬化、垃圾保洁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村庄配套,以创建美丽宜居村庄、特色田园村为抓手,着力打造别具风情的特色村庄,增强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主题活动
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争当表率,要求我们做一颗坚固的螺丝钉。没有力挽狂澜的力量,但我们得有水滴石穿的毅力,没有一战群雄的高度,但我们得有脚踏实地的担当。”梁集镇党政办工作人员田慧慧声情并茂的演讲感染了现场的听众。
“我们梁集镇泥塑、柳编、扬琴、落子舞等民间文化资源丰富,要深入研究、用好用活,盘活传统文化资源,给传统文化赋予新时代的定义。”梁集镇文化站站长谢艳梅以“高质量文化建设汇聚发展之力”为主题,倡导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这是梁集镇党员“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主题演讲比赛现场。梁集镇通过党员演讲比赛,党员干部赞先进、树榜样、学典型,畅谈对梁集发展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充分激发了广大党员奋勇拼搏,锐意进取的豪情壮志,积极营造爱祖国、爱党、爱家乡、爱岗位的浓厚时代氛围。
■创新模式
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
近年来,聚焦基层治理的弱点、痛点、难点,梁集镇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全镇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直以来,梁集镇以网格化社会治理为抓手,建立健全“镇—村(社区)—网格员”组织体系,把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中,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增强各村(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辖区内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的引领示范作用,使“有事好商量”成为常态,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今年,梁集镇探索实施“网格+”基层治理新模式。“网格+党建”,按照“一支部一网格,支部建在网格上”的要求,实现网格党组织全覆盖。“网格+便民服务”,实行网格员专职化管理,所有村(社区)综治专干、网格员专职从事网格工作,推行帮办代办、上门服务,完善激励机制,构建基层便民服务“大网格”。“网格+速来办+12345”,完善基层信访矛盾多元化解机制,有效解决群众困难诉求,维护社会稳定。
■健全机制
锻造过硬基层队伍
乡镇是改革工作的第一线,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第一窗口,锻造过硬基层干部队伍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供坚强保障。
在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梁集镇既通过“届末赶考”机制从现任村社干部中选拔优秀人才,让有能力、想干事、能作为的优秀村书记继续当好村庄发展带头人,也通过广泛宣传贴出“招贤榜”,对于社会各类人才敞开怀抱,引导和动员那些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的优秀人才积极参选,加入到基层干部队伍中来。
同时,该镇建立健全“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良性互动机制,充分运用容错纠错机制,让党员干部心无旁骛干事创业。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树立“三种担当精神”:见到困难就上、见到目标就冲、见到第一就争;深化干部激励机制,明确“四个干事导向”:干与不干不一样、干成与干不成不一样、干快与干慢不一样、干好与干差不一样;强化干部执行力建设,坚持“五必有工作法”:工作安排必有部署、工作推进必有调度、工作落实必有督查、工作结果必有反馈、工作不力必有追责。全面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凝聚跨越发展强大合力。
在党建引领下,梁集镇的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综合实力获得巨大提升。薛生龙表示,梁集镇将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全面提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大干快上、大步快跑,用五年再造一个新梁集。
编辑 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