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陪你走过
警车开道、出租车义务送考、工地停工、车辆不鸣、医院开设隔离考场...7078万学子赶考,近13亿人在考场外默默为他们加油,这充分证明了“如果你知道往哪里去,全世界都会为你让步”的这一道理。作为新时代的“赶考人”,也要能在高考中看到另二个自己,奋力书写时代答卷,让全世界也陪我们走过。
要“山登绝顶我为峰”,加压奋进再攀高。人生是从一个又一个起点走到终点,又从终点走向另一个起点的过程,考上理想的大学不等于走上人生巅峰;考上“985”“211”不意味着就能端稳金饭碗、拿好铁饭瓢。高考答卷是未来人生的起点,但决定不了任何人的人生,只有敢在“无人区”开疆拓土,才能在“真空层”激扬梦想,最后向“最高峰”发起挑战极限。只有秉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终身学习的理论,方能翻过无数山、越过无数弯。
要能“咬定青山不放松”,接续奋斗提能级。行百里者半九十,人生亦是如此。你走的每一步路都算数,每经历的坎坷都是在为日后铺路。一次胜利仅代表你前面走对了路、跑上了道,要实现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就得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志。面对挫折坎坷,更要拒绝“躺平”,接续奋斗、无畏向前。要坚信人的力量在心上,船的力量在帆上,没有走不完的路,更没有渡不尽的险滩。中国青年应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之流的话,在红旗下闪闪发光。
要能“海纳百川显风流”,扬帆开放再出发。高考并不是学习生涯的终点,而是步入新时代,竞显“英雄本色”的出发点。新时代“赶考人”应以新时代的召唤视为发令枪响,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视为时代的接力棒,要做到听党话、感恩党、跟党走,敢于创新、敢于奋进、敢于勇于潮头。“若登高必自卑,若远行必自迩。”希望青年一代能把握青春时光,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继续攀登人生高峰,在未来的新环境、新领域,迸发年轻的“中国力量”。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在追寻高考的记忆中找到另一个自己,鼓舞奋斗精神,激扬奋发干劲,永葆奋进姿态,新时代赶考的路上就一定能青云直上,鹏程万里。(迟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