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基层组织每一个“细胞”都强健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时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固。“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证、行动指南和科学指引,对加强和指导基层基础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战略性,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是“十四五”期间和今后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
毋容置疑,基层工作纷杂多变,事无巨细,每一项工作、每一名领导干部的言行都牵动着党群、干群关系,稍有不慎,都会给党的各项事业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
如果把党的事业视为一个躯体,那么,基层组织就是“肢体”,党员干部就是“细胞”。因此,要确保基层政权稳固,提高基层治理效能,需要在保证每一个“细胞”都体现出他的先进性、纯洁性上下功夫,需要在保证每一个“细胞”都健康上下功夫。
正确处理好“鱼与水”关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基层干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将身子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将权力用在为民谋利上。要坚持惠民利民为出发点,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对群众“甩脸子”、“摆架子”。要强化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把人们群众的需求作为我们的努力方向,不能自说自话,闭门造车,要用真情实感调动出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光敲锣打鼓、喊口号,要身先士卒、带头示范;不能搞强制命令,要树立“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把建设服务型政府落实到行动上。
正确处理好“被动与主动”的关系。要树立“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鲜明导向,明确界定容错免责的具体范围,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变推责为揽责。对只要符合依法依规、履职尽责、出于公心、主动避害等容错免责条件的,都要依据有关规定从轻处理或免责,用科学的、合理的、人文的容错机制,激发基层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正确处理好“留痕与留绩”的关系。开展监督检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要严格控制索要材料报表的总量和频次,杜绝重复索要行为。要充分认识到痕迹管理并不是万能的的意识。“痕迹主义”的过度应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形式主义歪风,空耗资源,而且可能会折损领导干部的公信力。要让基层干部从资料、台账中解脱出来,除了基本的工作记录要留下外,要把更多精力和时间运用到为群众干实事上来,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干实事上来,而不是用到应付各级检查督导上。要严格杜绝“材料出政绩”、“以材料论英雄”的现象,要增加群众考评的权重,用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检验领导干部的工作绩效,彻底消除通过补录痕迹、无中生有制造“痕迹”来赢取政绩的腐败现象。
基层治理能力体现在基层组织的每一个“细胞”健康程度,只有每一个“细胞”都强健了,整个社会“肌体”才能充满活力,基层政权才能更加稳固。(刘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