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革命精神激荡干事激情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伟大革命实践孕育伟大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一系列优良革命传统和风范。回望百年历史,正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让我们党历经百年历练而风华正茂。
诞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革命精神,既有各自的个性特征,又相互贯通、一脉相承地传承和表达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爱国情怀、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革命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信仰的坚定;是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的勇于牺牲;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勇猛与果敢;是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浴血奋战的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是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奋发有为、只争朝夕;是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的“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的毅然决然。
明代思想家吕坤说:“精神爽奋则百废俱兴,肢体怠弛则百兴俱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越是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越来越近的当下,越容不得瞻前顾后、迟疑、观望,容不得一丝懈怠、自满,容不得一丝私心杂念,更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斗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而要以自我革命、自我革新的清醒,纯粹政治品格,昂扬革命斗志;以一往无前的朝气,涤荡一切消极的、阻碍事业发展陈腐之气、萎靡之风,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以风雨无阻的韧劲,秉承人民至上的初心和使命,细化各项改革发展措施,信心百倍地勇毅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新时代新使命,需要我们以革命精神激荡起干事激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永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昂扬斗志,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新的辉煌史诗。(巴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