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采访团走进南湖区 领略“首善之区”的“高光时刻”和“领跑姿态”
南湖区是嘉兴市主城区,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红船精神”发源地、党的初心萌发地,“十三五”以来,南湖区产业规模显著增长,工业实力大幅跃升,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中国创新百强区,扎实推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2021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南湖区坚持走在前列、勇当排头,以高质量发展争当最精彩板块之“首善之区”,正一步步迈向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产业发展的高端,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向往之地。
昨天,融媒体采访团走进南湖区,领略南湖区作为“首善之区”的“高光时刻”和“领跑姿态”。
奏响蝶变跃升“春之篇章”
始于2003年的“南湖之春”是南湖区一年一度的重大经贸活动。18年来,活动逐渐提档升级,从“文化经贸活动”到“国际经贸洽谈会”,在不断蝶变跃升中,“南湖之春”办会思路愈加清晰,成为南湖区扩大对外开放、招大引强、招才引智的重要载体。
又是一年“春”来到。昨天上午,采访团参加了主题为“启航新征程、蝶变新南湖”的2021年“南湖之春”第三届国际经贸洽谈会主会场活动,一起见证了属于南湖区的“高光时刻”。
当天,50个高质量项目集中签约,涉及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高端人才等多个领域,产业项目总投资超243亿元。此外,本次大会还签约1个380亿元的重大基金项目。
会上,南湖区还举行了投资环境推介、发布《南湖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南湖区全球招商令、荣誉市民颁证、专家主旨演讲等活动,借助“南湖之春”的对外开放平台,集聚更旺盛的人气。
“合作实现共赢,开放促进发展。今天的南湖,站在战略机遇叠加的投资风口,尽享天时、地利、人和。”南湖区委书记朱苗向国内外客商和社会各界朋友发出诚挚邀请,“我们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营造一流的亲商、安商、富商投资环境,与大家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全市蝶变跃升、跨越发展中坚定扛起首位担当。近年来,南湖区围绕“1341”现代产业体系,引进了亚瑟医药、方芯电子、凯乐士科技、凯实生物等一大批高端制造业项目,其中包括9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外资企业,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首次跻身全省高新区前五,数字经济综合评价位列全省第9,全市第一。
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的辐射带动,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相继落地,吸引了70名国内外顶尖人才、297名省级以上高端人才落户,是全市科创载体、人才资源集聚度最高的地区,获得了“中国创新百强区”称号。
立足长三角、面向全世界,更加国际化的“春之约”为南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激活了新动能。借此盛会,采访团的记者们切实感受到了南湖区不断扮靓“红色客厅”,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诚邀海内外客商、人才走进南湖、投资南湖,扎根兴业、携手共赢的信心和决心。
插上跨越发展“腾飞翅膀”
蝶变的南湖区,应势而谋、因势而动,正在产业跃迁中勇攀价值高峰。
这里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南湖区不断健全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1341”现代产业体系,特色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55%左右。
这里有完备的产业链条,南湖区始终坚定制造业强区的信心决心,集聚了以闻泰科技、博创科技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企业500余家,培育了微电子、生命健康、智能装备三大主导产业链,逐步形成强劲的产业垂直整合力。
这里有扎实的产业平台,南湖区加快建设微电子“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积极探索“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的模式,让更多“链主型”企业在此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昨天,采访团来到位于嘉兴科技城的正泰智慧能源华东科创产业园参观考察。这是南湖区的一个重大产业项目,也是南湖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该项目隶属正泰集团。正泰集团是全球知名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旗下的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低压电器行业位列亚洲第一、世界前三。30多年来,正泰集团围绕“电”字做文章,从低压电器起步,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电力装备全产业链。
正泰电气智慧能源华东科创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面向全球中高端行业用户提供智能电气设备、智能制造与加工中心、智能制造及数字化工厂示范基地、智能微电网示范等项目以及科创产业开发与孵化运营。
走进园区,只见生产车间干净整洁,区域划分合理,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智能管理平台、智能制造系统和能效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工厂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能力,以人为本与高效生产兼备。“企业在管理制度和运行制度上都是接轨国际的现代化工厂,机械化程度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有记者朋友感慨道。
据悉,近年来,正泰集团积极响应浙江省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争创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的号召,正泰智慧能源华东科创产业园正是落实集团“一云两网”发展战略的又一个重大项目,努力建设成业内领先的电气制造数字化工厂和智慧能源产业示范工程。
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实现年税收3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打造一个百亿级的智能电气产业基地,为南湖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媒体点赞 助力前行
“十四五”时期,南湖区全力打造“一区两极三地”,即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之“首善之区”,科技创新活跃极、产业跃迁增长极,弘扬红船精神示范地、社会治理标杆地、品质生活样板地。
到2025年,南湖区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亿元以上、力争突破1000亿元,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蝶变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入长三角第一梯队,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有效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排头兵,努力为全市“三城一地”建设,打造“五彩嘉兴”和“七张金名片”多作贡献。
通过实地走访,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央广网等融媒体采访团记者切身领略到了南湖区的“首位风采”,他们纷纷为南湖区的高质量发展成果点赞。
光明日报 潘迪:建党百年的伟大历史时刻日益临近,南湖区主动作为,抢占发展时机,以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姿态,在践行首位战略上勇当先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砥砺奋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争当示范。扛首位担当、建“首善之区”、展“首位风采”的南湖区值得点赞。
央广网 陈颖:“南湖之春”国际经贸洽谈会的召开,让我真正领略到了嘉兴经济的腾飞。多个高质量且国际化项目的签约与投资,让在场所有人都一同见证了南湖区的发展张力。秀水泱泱,红船依旧。南湖区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肩负“首善之区”使命,正一步步驶向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产业发展的高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工人日报 王伟伟:今天参加了“南湖之春”第三届国际经贸洽谈会,还参观了正泰电气智慧能源华东科创产业园,感受到南湖区不仅仅利用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这一硬件条件,还通过一系列人才政策、亲商政策这些软件条件,吸引了大批项目和人才来这里安家落户、生根发芽。南湖区作为革命红船起航地,不断开拓创新、勇担使命,以其包容度和国际范在长三角地区作出了榜样,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先进经验。
中国经济时报 张海生:有幸参加“南湖之春”第三届国际经贸洽谈会,感慨很多,兴趣倍增。随着嘉兴市城市品质的提升,各种利好资源的集聚,嘉兴全市都有了选择客商、选择项目的资本和底气。南湖区是嘉兴市的主城区,各种优势更加明显,相信以后的“南湖之春”会办出更多国际风彩,可以走出嘉兴、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
国际金融报 魏来:有幸参加了2021年“南湖之春”第三届国际经贸洽谈会,切身感受到南湖区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营造了一流的亲商、安商、富商投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优质项目入驻,还有创业投资基金的加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红船精神”的指引和感召下,希望南湖区以昂扬的姿态继续创造属于自己的“首善精彩”。
新民晚报 唐闻宜:通过参加经贸洽谈会,走访实力企业,切实感受到南湖区近年来突出全球化、国际化视野,展现出立足长三角、面向全世界的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这样的信心和决心源自于南湖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创业基因、源自于南湖区厚植着成就梦想的创新沃土、源自于南湖区面临着百年难遇的重大机遇,这样的南湖区值得学习和借鉴。
南通日报 吴滨:在“南湖之春”经贸洽谈会上,一大批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项目集中签约,是什么吸引了他们落子南湖区?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南湖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政府部门对项目、对人才的重视。在扩大开放、招大引强、招才引智等方面,南湖区走在前列,值得南通学习。嘉兴与南通是上海龙头的南北两翼,两者都是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的“门户”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南通与嘉兴可以强化功能协同,携手做好赋能文章,取长补短,共同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盐阜大众报 李亮亮:正泰电气智慧能源华东科创产业园作为落实浙江省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正泰“一云两网”发展战略重大项目,积极打造全球智慧能源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实现年税收3亿元。南湖区能吸引到这样的企业落户,与其一流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