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守初心的落脚点就是守民心

2021-05-18  来源:  编辑:张传宝
2021-05-18  

5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淅川县调研时指出,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共产党人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

“得众者得国,失众者失国。”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是一个拥有9000多万党员、在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对全党同志而言,这既要求坚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又要坚守“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的意识。同时,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警醒,树立“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的警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告诫全党,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同时还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领导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保持平和心态,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事。要高度警惕那些人前会上信誓旦旦讲“四个意识”、高调表态,而私下里却妄议中央、不贯彻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人;口口声声坚定“四个自信”、信仰马克思主义,而背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暧昧、立场不稳的人;高谈阔论国家前途命运,而背地里却一遇到个人名誉地位就牢骚满腹、怨恨组织的人;领导面前卑躬屈膝、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而在下属和群众面前却趾高气扬、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人。

明白道理并不难,难的是把思想变成行动。加强党的建设,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敷衍的,而是认真的。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的信赖,是一张民心考卷,是一种无形的执政资源。人民群众需要能干事、干实事的好干部。“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世人皆知。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同志在得知自己的警卫员要回乡探亲时,就谆谆告诫他:不要认为在我这里工作就了不起了,要注意听听老乡们对咱们政府的意见和反映,别在群众面前装“老子”!话语虽平常,含义却深长。

《论语》中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领导干部合格不合格,取决于他的政治信仰,取决于他是否忠诚于党和人民,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取决于他是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取决于是否能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君不见,以毛泽东同志到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成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路线,把人民群众视为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承亲民爱民之心,正确处理“官念”与“民念”的关系,带头遵守《八项规定》,重拳整治“四风”,开诚布公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身作则、从严践行“三严三实”,以实际行动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在全党全国产生了强大示范效应,促进了党风政风的历史性转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官德正,则民风淳,国家兴;官德毁,则民风降,国家衰。在当前我党高压反腐的政治生态环境下,我党使用干部的标准是容不得滥竽充数、尸位素餐现象存在的。倘若太拿自己当回事,说一套、做一套,表态一套、行动一套,甚至搞台上宣誓、台下放肆,就会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离被处分通报越来越近。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领导干部的官德、官风不是显摆出来的,是靠身体力行赢得的;威信不是天然就有的,是靠为民实干拼搏出来。权力就是责任,有责任必须担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倘若都能像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人民信赖的好干部那样常怀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兴为民之举,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人民群众同风雨、共命运,何需自封自捧,何愁没有鲜花与掌声!(刘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