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动诠释城管人的奉献与担当
◎徐报融媒记者 陆铭
2005年参加工作,至今已在一线坚守了十六年。十六年来,他主动履职尽责,积极奋发作为,勇于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城管人的奉献与担当。他就是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八大队教导员于伟伟。
迎难而上,勇抗疫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于伟伟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按照市城管局“做好垃圾分类,斩断再次污染”行动要求,每天组织中队执法队员排查大队监管片区内居民小区、道路等“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和“四分类”垃圾桶设置情况。疫情有所缓解后,他和一名副大队长共同担负起帮扶片区工地施工企业复工复产任务。他连续放弃休息时间,带领队员对监管片区内在建工地逐一走访排查,指导企业加强疫情防控,严格落实来徐工人隔离观察制度,对办公区域定点消毒消杀,每天定时测量体温,建立完善疫情防控台账。针对施工企业提出的疫情防控物资紧缺问题,他多方联系,帮助企业采购口罩1200只、体温测量仪27个、消毒酒精265桶。时代大道东延是我市城建重点工程,因疫情影响,施工进度缓慢,还存在施工人员进场困难,他又积极协调属地办事处,及时帮助解决疫情期间施工人员穿行进场、渣土运输车辆通行等问题。
心系企业,热情服务
在负责监管片区施工工地期间,于伟伟始终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管理就是服务”宗旨,帮助施工单位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扬尘污染等城市管理问题,做到依法行政和优化营商环境有机统一,“我们大队片区最多时有49家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意识和水平参差不齐。怎么办?我们多次组织开展‘送法到工地,普法到基层’法规政策宣传,指导企业加强自身管理,严格落实硬起来、冲起来、围起来、喷起来、盖起来、管起来等‘六个起来’,确保扬尘污染防治常态长效。”
一外地施工单位对我市严格的扬尘污染防治制度不了解,相关措施落实不到位,扬尘污染问题频发,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带执法队员上门“开小灶”,帮助企业以最快速度达到了扬尘防治标准。
2020年10月,一施工单位反映基坑开挖出现安全隐患,急需出土。于伟伟得知情况后,迅速到现场查看,并立即请示相关部门批准该工地先行夜间清运渣土,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损失。
勇于担当,无怨无悔
生活垃圾分类是我市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破解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不理解,提高小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于伟伟发动党员志愿者、热心群众100余人,拉网式、多轮次开展入户宣传。通过不间断的宣传,激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热情。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建设期间,他会同辖区街道办事处人员对居民小区逐一实地勘察,最大限度合理设置收集点位。当听说某小区群众意见大,阻挠生活垃圾分类亭房设置后,连忙赶到现场,召集各方代表讲解工作重要性,保障建设如期完成。为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实效,他带领执法队员每天早上6:30至9:30、晚上17:30至20:30两个投放时间段,对居民小区进行检查督导。即使零下10摄氏度的天气,他依然坚持。
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复核迎检期间,于伟伟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在某房建工地,他指导帮助建设单位覆盖裸土、设置公益广告围挡、规整建筑材料、落实各项降尘抑尘措施。经过2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该工地完全达到创建标准。
“像这样的不眠之夜和连续加班在于伟伟身上还有很多很多,短短一天一夜的时间他帮助包挂街道办事处施划机动车停车线250个、非机动车停车线625米,修补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破损路面319处。”八大队大队长刘广辉如此评价他的搭档。
这就是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城管人奉献与担当的于伟伟,为单位他甘于奉献、无怨无悔,但作为丈夫和父亲他又觉得心中有愧。即便如此,为了一心所系的工作,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