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社会 > 正文

党员风采 | 听新沂102岁老党员周怀明讲战斗故事

2021-05-01  来源:  编辑:薛鹏
2021-05-01  

 ◎徐报融媒记者 陈强 骆耀明

  “打完孟良崮,缴获了大批美式武器,接着啊,我又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4月20日,在新沂市钟吾街道黄墩村,102岁的老党员、老战士周怀明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当年他参加革命战斗的历史。

  虽然已是年过百岁的老人,听力有所下降,但讲起自己的亲身经历,周怀明老人思路清晰、声音洪亮。

  “你问我为什么当兵,我是为了报仇啊,是家仇国恨啊。”老人讲起了他一生最难忘的事:“1945年的一天,我和哥哥去城里卖花生,我个子小,早早地就挤进城里,在城西门旁卖花生,哥哥没有找到固定的地方,就在街上流动卖。到了下午,有人来找我说,我哥哥被日本鬼子给打死了。我连忙跑去找,只看到两个醉醺醺的日本兵,没找到哥哥,我不敢找他们质问啊。到了第二天,我才和村里的人在一处空屋子里找到了被打死的哥哥,几个人把哥哥拉回村里埋了。从那时起,我就想着打死几个日本鬼子给哥哥报仇,可我一个人的力量也不行啊。不久我就瞒着父母,偷偷地跑出去,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我先后参加了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在战斗中,我看到队伍中的共产党员都冲锋在前,还照顾战友,我就积极要求入党。1947年,我在战斗中表现突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老人说,1949年5月,攻打上海的时候,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89师267团,“当时我是班长,在高桥战斗中,我的左胳膊被弹片打穿了,流血过多,是连指导员用衣服给我裹上,送到后方医院,住了10个月的院,虽然捡回来一条命,但是胳膊拿不起来枪了,1950年3月,我离开了部队,回到了家乡。”

  听了老人讲的这段难忘经历,黄墩村党员徐宏选说,他们经常听老人讲战斗故事,在今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村里的党员干部都经常到老人家中学习,尤其是听到在战斗中,共产党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处处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的时候,都非常感动。

  钟吾街道纪委书记徐飞说,周怀明老人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英勇奋斗,1950年3月回到家乡后,依然保持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优秀品格。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发展村办企业,增加集体收入,已过花甲之年的周怀明与几名村干部一起,日夜奋战在窑厂建设第一线,为村里建起了第一座窑厂,彻底改变了村集体经济的落后面貌。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让群众尽快富起来,周怀明还和村干部一起去山东寿光、苍山等地考察,引进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在新沂地区建起了第一栋蔬菜种植大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黄墩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基地,果蔬种植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自1947年入党,70多年来,周怀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勤恳工作,默默地为家乡的建设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