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 倾情帮扶,用爱筑起“梦想小屋”
|
◎徐报融媒记者 王天依 通讯员 谭月婷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团市委机关第一党支部快速行动,精心部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推进“梦想改造+”事实孤儿居住空间改造行动作为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工作的着力点。自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团市委积极发挥组织优势,切实改善“事实孤儿”成长环境,为全市700余名居住条件简陋、生活设施缺乏的“事实孤儿”改善居住空间。大大提升“事实孤儿”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事实孤儿”和整个社会都能深刻体会到党的政策的温暖和担当。 “为什么大家都有爸爸妈妈,我却只有奶奶?” “我对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要是我能考出第一名,他们是不是就能回来看看我?”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年幼群体,他们的父母至少有一方健在,但出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力养育他们;他们住在脏乱的生活环境里,对未来充满迷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事实孤儿”。 洁白的墙壁、整齐的地砖、崭新的书桌,这个温馨的小屋就是属于彬彬的“梦想小屋”,是团市委“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成果。12岁的彬彬住在新沂市高流镇老范村,和爷爷、奶奶、哥哥、小姑姑5个人,长期挤在狭小昏暗的房子里生活,彬彬一直渴望有自己的房间。 高流镇团委在了解到彬彬家的实际情况后,第一时间将材料整理上报新沂团市委,申请改造计划。“梦想小屋”改造行动翻新了小屋,给彬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像一束阳光,温暖着彬彬和他的家人。 据记者了解,自徐州团市委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根据“事实孤儿”家庭环境和居住空间,依托原有居住房间或空间隔断,以15平方米为宜进行规划、设计、装修,对顶面墙面地面进行基建施工,并给每间小屋都定制配备床、书桌、衣柜、小书架、窗帘、台灯等家具和生活用品。并由团市委、社会组织、行业专家等共同组成督导小组,定期到施工现场跟进小屋建设,督导项目推进落实情况,每间“梦想小屋”必须经过环保检测达标才能交付使用,确保孩子能在健康、环保的“小屋”居住、学习。 ◆汇聚爱心,守护每一个发光的梦想 社会化募集是“梦想小屋”筹资的主要方式。目前,团市委已在青商会企业家中开展项目推介,联合慈善总会在腾讯公益上线“梦想小屋”项目,在机关企事业、学校条线中广泛发动,整合社会各方力量为小屋注入爱心善款。 此外,为扩大影响、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一方面,团市委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社会话语权和舆论主导权,通过新闻发布会发布“梦想改造+”关爱计划,利用户外广告媒体的高到达率、强视觉冲击力,在徐州市人流量密集商圈的大型LED屏滚动播放“梦想改造+”关爱计划的宣传视频,并在地铁站台及车厢投放募捐海报。 “梦想小屋”建成后,团市委机关第一党支部还将积极落实3项结对机制,定期开展心理课堂、举办暑托班、实现微心愿、开展暖冬行动、推行悦读计划以及举办爱的回音6个关爱项目,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新,服务青少年人群,为困境青少年群体提供精准链式、持续贴心服务,为“事实孤儿”提供一个可以安静学习的书桌,打造一个放学后可以栖息的归处,守护每一个发光的梦想。 以爱筑家 为『事实孤儿』解困 团市委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