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铜山:生态为“本” 绿色为“核” 绘就乡村幸福小康新生活
近年来,徐州市铜山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天蓝、地绿、水清等系列工程,不断拓展生态环保、绿色发展新空间,绿色福利不断释放,生态底色越来越浓,开放包容、活力四射的“生态高地”展现出铜山绿色发展的绚丽图景。
以生态为“本”
加速“氧气”因子聚合裂变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徐州奎河黄桥闸段,大型挖掘机在摊平堤岸,工人们在栽植水杉、银杏、榉树等优良树种。
“奎河是重要的水质国考断面。为彻底改变奎河水质,铜山实施奎河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达5.45亿元。奎河现在正一步步变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廊道。”徐州高新区公共事业中心主任胡强说。
●水更绿
奎河综合治理工程是铜山水环境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铜山将治理水环境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主抓城区污水提质增效、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规范化全运行和国省考断面基本稳定达标,全面展现“水韵铜山”风貌。
●天更蓝
铜山压茬推进净土、蓝天保卫战,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大力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违法用地行为,加强生态修复治理,突出抓好挥发性有机物和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持续开展“城北清源”,确保实现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精准整治,坚决守护“一方净土”。
去年,铜山PM2.5浓度同比下降13.7%、二级以上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3%,大大提升了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
以绿色为“核”
绘好“底稿”孕育发展活力
“既要绿色发展,又要生态财富”。徐州铜山坚持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质量同步并进,不断提升发展含绿量,建立起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绿色新版图
跳出资源依赖束缚,铜山轻装上阵,聚焦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主攻方向,加快实施“链长制”产业强链行动计划,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汽车及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和安全应急产业,加快绿色冶金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提升食品加工业全产业链水平,大力发展“四新经济”,加快形成一批500亿级、300亿级、100亿级“531”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头部企业,打造地标企业,绘就铜山绿色产业新版图。
●城市新模样
依托自然生态禀赋和文化底蕴优势,铜山全力推进“五大片区”和大许高铁新城建设,着力把汉王片区打造成为文旅生态型美丽宜居公园城镇,把方特乐园周边片区打造成为全国性旅游目的地,把园博园周边片区打造成为徐州城市生态宜居宜游后花园,把铜山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滨湖生态新城、千亿级产业新城,把循环经济片区打造成为融村入镇、融镇入城的西部产城,积极推进大许国家级高铁物流基地建设,打造高铁新城。
●农业新发展
绿色田野,才是希望的田野。铜山着力发展绿色农业、精品农业、都市农业,打造黄河故道沿线、五环路沿线现代农业发展高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台上草莓园、黄河故道芙蓉园,一大批网红打卡地,带动乡村游、赏花游持续升温,“美丽经济”美了农村,富了农民。
以山水为“介”
打开“诗意城乡”全新想象
北村的湖光山色、潘楼的水韵悠然、紫山的精致典雅……如今的徐州铜山,美丽生态、美丽生产、美丽生活三美融合,绘就一幅幅美好生活新画卷。
●出门见绿
城市建设,用好城市绿地空间,研究布局一批“街头游园”“口袋公园”,确保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超过90%。
●乡村蝶变
大力实施山更秀、林更茂、田更洁、村更美行动计划,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首批8个沼气站建设工程,提升水电气保供质量。启动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美丽村容、美丽河道、美丽菜园、美丽庭院建设和清洁公厕打造“四美一清”工程。
●“绿”在身边
铜山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完善城乡公交站台、公共厕所、公共自行车等公用设施,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行“户分类投放、村分拣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垃圾还田”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探索垃圾分类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抓住承办第十三届国际园林博览会契机,全域开展绿化造林,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厂区等创建活动,让生态文化渗透公民行为等方方面面。
翱翔在碧空如洗的天空
放眼这片欣欣向荣的热土
不远的未来已清晰可见
“生态高地”望之蔚然而深秀
我在铜山,等你!
编辑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