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时:红十四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
◎徐报融媒记者 吴云 见习记者 王天依
李超时是中国共产党在邳县、东海县的早期领导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6年,李超时出生于邳县,小学毕业后考入了徐州省立第十中学。中学时期的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从外地传来的《共产党宣言》《新青年》等书刊杂志,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在此期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与郭子化等人一起指导和促进了徐州地区学生运动的开展,历任共青团徐州地委学运委员和学运书记。
1926年12月,李超时考入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不久即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党。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李超时和军校其他学员一起参加了叶挺指挥的讨伐夏斗寅叛军的战斗。同年7月,李超时按照党组织的指示,踏上了返回家乡之路,继续开展革命工作。
1930年4月,李超时参与组建的红十四军正式建立,由何昆任军长,李超时兼任政治委员。何昆牺牲后李超时兼任军长,担负起军政双重领导任务。李超时领导大家整编部队,整顿纪律,加强军政训练,红十四军干部、战士们士气高涨,军纪严明,多次在战斗中取得胜利。
1931年6月26日,李超时奉省委指示,赴中共徐海蚌特委巡视工作。途经镇江时,他与妻子同时被捕,李超时抓紧时机销毁了随身所带的重要文件。在敌人严刑审讯中,他置生死于度外,严守党的秘密,绝不背叛革命,怒斥敌人的残暴,并鼓励怀孕在身的妻子“要坚强,把孩子生下来,要好好地抚养长大,交给党”。 敌人见硬的不行,便以高官厚禄,或以夫妻父子之情进行劝降,同样遭到李超时的严词拒绝。9月19日凌晨,敌人如狼似虎地冲进牢房。李超时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告别难友,昂首阔步走出牢门,英勇就义。
“我们牺牲了,江北的工作是不会完的,革命的烈火是扑不灭的。共产党一定会胜利,活着的一定要斗争。”这是李超时在牺牲前留下的遗言。他的一生虽然仅仅25个春秋,却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资料来自徐州市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