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每一位英烈都应该被永远铭记 沛县123位散葬烈士忠骨归葬烈士陵园

2021-04-0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孟欢
2021-04-0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4月3日,清晨的沛县革命烈士陵园,在苍松翠柏掩映下,格外庄严肃穆。在刚刚落成的沛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前,4个花篮一字排开,花篮的红色缎带上写着“烈士永垂不朽”。


上午9时20分,祭扫活动开始。全体肃立,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唱毕,大家向烈士默哀。

“辛忠运、辛忠堂、林永福……”当读完了123位革命烈士的英名,这123名散葬烈士的忠骨正式归葬烈士陵园,与他们的战友团聚,长眠于家乡的苍松翠柏下。

牺牲71年后英雄魂归家乡

“您离开家乡76年,已长眠在外71年,现在终于找到您了,大爷(方言大伯之意),您回家吧!回来看看咱家乡的变化……”在沛县革命烈士陵园一座墓碑前,鹿楼镇高鹏庄村村民张清志眼含热泪,一边擦拭烈士张训荣墓碑一边念叨着。

1921年出生的江苏沛县籍烈士张训荣,系原中国人民解放军153团排长,1945年10月入伍,1950年3月在贵州省独山麻尾地区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安葬在独山县麻尾镇烈士陵园(麻尾村)。

张清志回忆,从记事起就经常听爷爷和父亲说,他有一位大伯1945年参加革命,1950年牺牲在贵州,具体情况及大伯葬在哪里并不知晓。多年来,寻找大伯长眠之地一直是家人的心愿,特别是爷爷和父亲去世前都一直念叨着,希望能找到大伯并让他魂归家乡。

去年6月11日,一篇《寻江苏徐州籍烈士张训荣亲人,他长眠贵州黔南州独山县,静待亲人》的网文引起了沛县人武部的关注。此后,在沛县人武部不懈努力下,烈士得以魂归故里,烈属得以找到亲人。3月31日,沛县人武部机关人员和全体专武干部也前往沛县烈士陵园,祭扫魂归家乡的张训荣烈士,敬献鲜花并看望慰问烈士亲人。

认真排查无名烈士墓不漏掉每一位烈士

沛县革命烈士陵园为江苏省重点烈士保护设施、徐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沛县党员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沛县县委县政府决定扩建沛县革命烈士陵园,增加了300座烈士墓穴,在清明前集中将散葬烈士迁入烈士陵园。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3月4日起,沛县开展大排查、大摸底,对照沛县烈士名录中各镇、街道的烈士名单,认真统计烈士的埋葬地点、烈士亲属关系等情况,做到不漏排查每一位烈士。认真排查无名烈士墓、无后人烈士墓情况并做好登记。

各镇、街道向散葬烈士的亲属宣传沛县革命烈士陵园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本着自愿的原则,对散葬烈士亲属愿意将散葬烈士迁入陵园的进行登记,并做好迁入相关事宜,对在3月21日前将散葬烈士迁入烈士陵园的对烈士亲属进行补贴。

沛县是一方深受革命熏陶、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是一块英雄辈出、被烈士鲜血浸染的红色热土。从1929年正式成立中共沛县党组织开始,中国共产党带领沛县百姓浴血奋战,一路风雨兼程,无数沛县儿女以身殉国、捐躯赴义,谱写了爱祖国、爱人民、兴中华的英雄赞歌,涌现出一代代功悬日月、名垂青史的英雄儿女。

沛县散葬烈士迁入陵园烈士名单

“回顾历史,是为了不忘我们党所走过的路;缅怀先烈,才更能激励后人继往开来。沛县的子子孙孙要永远记住烈士的英名,正是他们前赴后继的艰难抗争,正是他们在对敌斗争中的壮烈牺牲,为我们创造了今天无比幸福的美好生活。”沛县县委书记吴昊说。

编辑:孟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