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科技创新铺就高质量发展“腾飞路”

2021-03-17  来源:  编辑:张传宝
2021-03-17  


两会虽已经落下帷幕,但是两会提出的许多热点话题依然备受关注。2021年是疫情后国内经济回归新常态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对经济复苏和长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再到量子信息、脑科学、空天科技等各种前沿技术的运用,科技创新铺就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腾飞路”,创新中国正展现出蓬勃的态势。

科技赋能高质量,制度创新要坚持。“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道理人人都懂,但要实现从论资排辈、亲疏远近到谁能干就让谁干的根本性质变,仍然需要从制度入手,织密织严制度保障。当然,并非仅仅局限于人,企业、团体也同样应如此。只有进一步健全完善遴选竞争机制、容错纠错机制、激励退出机制,并强有力地去执行落实,才能更好激发干事欲、创新力。同时,也才能确保揭榜挂帅者权责对等、优胜劣汰,推动事业不断迈向前进。

科技赋能高质量,人才资源要盘活。科研工作的特点在于枯燥、周期长、难度大,如何留住科研人员,让他们能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中去,释放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是值得政府悉心考量和解决应对的难题。相比追求,献身科学、潜心研究、得出成果之后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才是科研人员更普遍的追求。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中就明确指出要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审制度进行改革,要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要为高层次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提供便利条件。此次高亚光委员更是提出以科技成果产权来激励科研人员,这对推动原始创新,破解卡脖子技术提供了重要动力。

科技赋能高质量,技术突破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中国要想迈入世界科技强国的队列,只有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在核心技术上不断锤炼、不断突破,为高质量发展引入活水源头。作为创新大省,江苏必须在掌握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紧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空间信息技术、5G等研发应用上,要坚决摒弃以市场换技术的误区,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在投入上要舍得真金白银,力争在一些重大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构筑优势。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只有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让中国这艘航船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 陈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