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多费些心 让百姓多点舒心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总理回答了11位记者的提问,其中2次提及医疗保障工作。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国新闻社记者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在一些学校门口,大家看到很多老人在接送孩子,这些老人不少是异地养老的,或就是来帮子女带孩子的。他们中有人经常为异地报销医疗费奔波烦恼......还有类似的事,看似不大,政府工作人员多费些心,就可以让老人、让家庭多一点舒心。”朴素的话中透露着对民生的关注和关怀。
医疗保障是重要的民生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医保人身上的担负着总理的深切期望,担负着人民群众的热切盼望。为多想一些,多做一些,让人民群众更舒心一些!
为人民多做一些,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民的政府就应当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想民之所想、盼民之所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部署,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把医保改革的效益体现在基金节约和参保群众医疗支出减负上,让老百姓面对疾病困扰,走得进医院,看得起病,没有后顾之忧。
为人民多做一些,就要坚持与时俱进。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不是口头上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医保改革就要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破除束缚当前医保制度发展的藩篱,充分运用信息化发展成果,让医保运转更高效,让群众更便利,推动医保事业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追得上人民的脚步。
为人民多做一些,就要坚持尽力而为。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建成了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消除了贫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可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医疗保障能力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在最大程度地发挥医保基金效能上多做一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必要的保障,让群众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获得感和幸福感。(任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