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世界的徐州”!淮海国际陆港突破“公铁水”多式联运“卡脖子”环节
徐报融媒记者 魏宁
3月10日,淮海国际陆港“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中心暨集装箱场站运营启动仪式举行。项目运营将填补徐州地区集装箱集散设施的空白,突破“公铁水”多式联运的“卡脖子”关键环节,大大降低物流成本,为淮海国际陆港战略作用的发挥注入强大动能。
省委书记娄勤俭提出,徐州要把做大做强枢纽经济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快建设国际陆港,打造东西双向开放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他指出,徐州建好国际陆港,就不仅是“江苏的徐州”,更是“中国的徐州”“世界的徐州”。每天,徐州以这样的方式和世界紧密联系——国际班列满载着大宗货物,发往中亚和欧洲;来自各国的化妆品、红酒等商品,依托跨境电商走进千家万户;通过公铁水多式联运,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随着淮海国际陆港的建设,徐州联通全国、融入全球的脚步正不断加快。
淮海国际陆港“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中心项目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建设淮海国际陆港基础功能性项目的有力举措,是淮海国际陆港建设的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项目位于淮海国际港务区中心区,北接顺堤河作业区,南靠铁路货场,距最近高速入口4公里,规划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中心内建有跨境电商试验区、海关监管区(A类公用型)、快递物流产业区、集装箱堆存区、进出口拆装箱区、货物保管与中转区、公路运输配载区、城市货物配送区、车辆维修区及生活配套区等物流基础功能设施,旨在向国内外企业提供集装箱拆装、国内运输与分拨、海关申报与查验、跨境电商国内集散、中欧班列发运等服务。
走向世界,一直是徐州的一大梦想。淮海国际陆港“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中心项目的建成运营,既可与徐州综合保税区、高铁物流园充分互补,又可以与徐州观音机场互联互通,促进了徐州地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无缝对接,实现了该区域物流企业“公铁”“公水”“铁水”等多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转换,将进一步提升徐州交通综合枢纽功能。仪式上,上海俄铁集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上海拓瑞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控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上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与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控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俄罗斯远东船务(上海)有限公司与徐州淮海国际陆港集团集装箱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泉州安通物流有限公司与徐州陆港航姆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据悉,集装箱场站项目分三期建设运营,此次启动运营的项目一期重点服务中欧班列俄罗斯航线,确保箱源充足,为徐州打造中欧班列俄罗斯经典航线打下坚实基础。项目还将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5G技术应用,不断提高集装箱场站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项目二期将与上港集团开发建设,以上港集团ICT为核心,促进徐州—上海的铁海联运快速发展。项目三期将打造淮海经济区乃至全国专业化集装箱生产制造基地,形成服务带贸易、贸易带产业的新格局。
徐州不仅是交通枢纽,还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淮海国际陆港,搭建起更高的平台,让徐州开放的大门开得更大,更好承担服务江苏扩大双向开放的使命。徐州将全面落实省委要求,以全市之力建设淮海国际陆港,将推动徐州成为“世界的徐州”。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