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恩来精神中汲取高质量发展力量
◎韦洪涛
周恩来总理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真实写照,他身上时时处处展现的勤学善思、鞠躬尽瘁、清正廉洁等伟大品质,仍不断给人以力量,是党员干部最生动、最深刻的党性教材,对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汲取周恩来“宁精勿杂,宁专勿多”精神,践行以责为要的作风。在抗战时期,周总理依据自身对工作的思考写下《我的修养要则》,列出了七条“修养要则”,其中第一条即提出“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时隔近八十年,这一要则对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还极具参考价值,即抓学习干工作重在精而非博,重在深而非广。纪检监察工作政治性、业务性、专业性极强,一方面要立足政治监督定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带头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斗争本领,注重运用辩证思维,破除摆脱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善于借势借力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掌握新理念新思路,切实提升政策把握能力、纪法贯通能力、谈话突破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真正锻造成为业务精湛的行家里手。
汲取周恩来“争取一分钟时间,就多做一分钟工作”精神,践行以进为荣的担当。周总理曾对身边工作的人员说:“我们老了,为党工作的时间不多了,争取一分钟时间,就多做一分钟工作,要抢时间工作才行啊!”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达到了新的高度,站在新的起点上,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学习周总理对工作鞠躬尽瘁、夙夜在公的进取精神,全方位审视自身工作,既要及时总结固化以往好的经验做法,又要对标新要求补齐短板不足。要牢牢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规律,用好创新这个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探索科学有效的监督方式和措施,聚焦监督重点,紧盯重点岗位、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节点,不断推进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盯住“关键少数”、管住“绝大多数”。同时,积极把握时代发展新任务和人民新期待,用好信息化、大数据带来的现代化监督手段,继续深化纪检监察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监督质效,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汲取周恩来“要像八月风荷,出污泥而不染”精神,践行以德为重的素养。周总理在革命时期,曾对深入敌后的中国进出口公司原经理卢绪章叮嘱过:“你要像八月风荷,出污泥而不染,与各方面打交道,交朋友,一定要记住同流而不合污呀!”周总理一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并时常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和优良作风,这些高尚的品德正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特别是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范围扩大、执纪执法权限丰富,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备受党员干部群众关注,一定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要求,带头增强大局意识、规矩意识、服务意识,自觉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要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规范请示报告、线索处置、审查审理等重点环节流程,把严管厚爱、激励约束落实到具体制度上,当好遵规守纪、廉洁修身的表率。
(作者为徐州市铜山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