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社会 > 正文

邳州策马扬鞭2021全力争当徐州区域样板先行军

2021-01-19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21-01-19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邳州将聚焦“争当徐州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先行军”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六高城市”,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邳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速,外贸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坚持工业立市 产业强市

推动总量与质量同步提升

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平台承载大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能级扩容提质,筑牢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狠抓产业集聚壮规模。深入实施“1226”工业振兴行动,全面推行产业“链长制”,推动六大主导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助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抢占制高点,壮大工业总量和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狠抓项目落地增后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扎实推进“765”计划,大力实施“招商引资1号工程”,不断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领导带头招商和以商招商,用好激励保障政策,壮大专业招商队伍,提高专业化招商水平,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比例,办好第二届金色邳州发展大会等系列招商活动,年内力争招引超50亿元龙头项目3个以上。

狠抓平台载体强支撑。统筹谋划国家级开发园区创建,鼓励十大园区加强规划研究,整体提升园区环境和服务能级,实现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

坚持创新争先 开放包容

推动改革与发展高效联动

大力弘扬城市精神,推动改革开放创新“三位一体”联动,增强创新能力、释放改革潜力、激发开放活力,推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集成推进重点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需求侧管理,着力培育消费需求、增加有效投资,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系统优化创新生态。充分发挥“人才新政23条”作用,建立科技人才发展数据库,外引内培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倍增计划、“小升高”计划,深化大院大所合作,力争年内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6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20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0%。

深化拓展开放合作。着力提升枢纽功能、做强枢纽经济,加快建设邳州临港产业园,积极谋划徐临高速、台睢高速等对外大通道,推动南北共建与对口支援两端发力,在深度融入淮海经济区中加速融入长三角。

坚持城乡一体 深度融合

推动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

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让城乡全面融合、互补发展、共同繁荣。

聚焦短板弱项完善城市功能。围绕“两带两轴六片区”,深入推进13大类111项城建重点工程,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彰显城市建设新优势。

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擦亮城市品牌,充分展示城市“软实力”。着眼精细化、智慧化、人性化,实现“市容”与“繁荣”共荣。

加快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深入推进“三乡工程”,突出抓好48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着力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多渠道、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推动经济与生态协同共生

坚守美丽邳州的生态底色,加快建设全域公园城市,推动生态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容量有效拓展、绿色发展成效明显。

守护蓝天碧水绿地。强化铁腕治污不动摇,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精准治理提升大气质量。

拓宽绿色生态空间。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深化“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实施水资源、建设用地、能源消耗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创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低碳产业,加快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推进清洁生产,构建循环经济体系,调优调绿产业结构。

坚持以人为本 共建共享

推动发展与惠民互促并进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全力办好八大类45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努力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民生幸福更有“质感”。

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始终绷紧思想之弦,筑牢责任之堤,落实落细常态化防控措施。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主动回应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打造“健康邳州”。

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稳就业各项措施,拓宽富民增收渠道,新增城镇就业35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00人。

持续守好安全稳定底线。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建立完善风险防控“四项机制”,精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市。

内容摘自邳州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