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正文

足踝外伤8年后疼痛难忍

2020-12-30  来源: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编辑:孟欢
2020-12-30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来自邳州的梁女士早在8年前在单位干活时不慎被工程车碰伤,致左踝关节开放性骨折伴脱位,通过手术治疗好转后便出院。然而近两年来,梁女士左踝疼痛逐渐加重,出现下蹲困难等严重影响行走及生活的症状。最近,梁女士来到仁慈医院寻求治疗。经仁慈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梁女士左踝关节轻度肿胀,内翻畸形,诊断为左踝关节重度创伤性关节炎。

仁慈医院副院长、大骨科主任石荣剑告诉梁女士,别小看足踝,它的一个动作会涉及包括下肢的延长、缩短、内翻、外翻、内旋、外旋、背屈和跖屈8个维度,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一旦足踝出现问题,手术难度也是非常大。”


石荣剑和团队经过深入讨论,考虑到患者的年龄以及此前受伤的程度,结合影像学资料得出结论:“这场手术难度系数非常高,为了最大限度提升术后生活质量,我们等于把几场高难手术合并在一次手术中完成。”因此他决定选择减少手术痛苦且提升术后其生活质量的方法,即在天玑骨科机器人和关节镜的辅助下做“关节融合术”。

踝关节腔是一个非常狭窄的空间,患者因为此前创伤影响,又伴有骨质增生,踝关节内翻畸形,狭窄的关节腔内可供医生操作的空间更有限。关节镜下显示,患者踝关节面狭窄、不平整,周围增生多处肉芽组织,并有2枚较大游离体形成。先使用关节牵引器撑开踝关节,深入探查又发现踝关节胫骨、距骨软骨面多处大面积软骨损伤,清理关节腔内增生肉芽组织、取出关节腔内2枚较大游离体,使用一次性磨头修整踝关节关节面并纠正内翻畸形,在关节腔空隙中填充人工异体骨,在天玑机器人辅助下,先后3枚空心螺钉固定,术后缝合小切口。

12月3日,经过微创治疗,徐州仁慈医院完成了这次复杂的天玑机器人辅助、关节镜下踝关节重度创伤性关节炎的踝关节融合手术,手术不仅效果好,而且对患者损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困扰两年多的左踝疼痛终于被治好,梁女士及其家属感到很满意。

石荣剑医生再次提醒,创伤性关节炎是骨性关节炎的一种,属于继发性骨关节炎,是由创伤引起的关节软骨变性、破坏,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现的关节退变及继发性骨质增生,临床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关节障碍,严重者可引起关节畸形,甚至致残。“创伤性关节炎治疗首先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明确是否有器质性病变的发生。若创伤性关节炎已经发生,则需进行阶梯化、个体化治疗。”

徐报融媒记者 晏菲 通讯员 王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