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徐州:将“家庭幸福梦”融入“乡村振兴梦”“国家富强梦”

2020-12-1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李璐
2020-12-1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文  徐报融媒记者  胡明慧

12月10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政府二楼小礼堂内“星光熠熠”,20户“最美家庭”、23户“五好家庭”、15户“最美庭院”的家庭代表,前排就坐,披红戴花,成为了接受全场礼赞的主角。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和谐,关乎家庭成员福祉,也关乎社会文明进步。从2017年开始,“最美家庭”评选在张集镇已连续举办了四届。今年8月,“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再度启动,立即吸引了十里八村上百户村民积极报名参与,经过民主推荐、组委会评选、网络投票等多个环节,最终评选出20户“最美家庭”。这其中既有最美防疫家庭、最美党员家庭,也有最美邻里互助家庭、最美孝老爱亲家庭以及最佳人气家庭。此外,本次活动还评选出23户“五好家庭”、15户“最美庭院”。寻找“最美”,评选“最美”,礼敬“最美”,已成为张集人竞相参与、关注的一件文化大事。

寻找“最美家庭”,弘扬时代新风。与前三届张集镇“最美家庭”评选相比,今年在去年增设“最美庭院”评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五好家庭”评选。在年年评选的“最美家庭”中,也多了“最美防疫”家庭奖项设置。但无论奖项怎么变,推进家庭文明建设,传承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的主题没有变,弘扬正能量的初心没有变,这也是这一评选坚持四年的根本原因所在。

以德润心,以文化人。以评选“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庭院”等活动为抓手,张集镇通过寻找身边那些动人的家风故事、讲述老百姓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展示老百姓身边的最美家庭。这些家庭虽各美其美,但又同频共美——他们将家庭幸福梦融入乡村振兴梦,融入国家富强梦,自觉践行新时代家庭观,引领更多家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90后”退伍军人苗佳新五年前选择返乡创业,潜心研究生产“无抗鸡蛋”,并创办徐州市铜山区升军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成员由起初的5户现已辐射带动30多户,带领30多户村民脱贫致富。2020年发生的疫情,让当地的养殖户们一筹莫展,苗佳新积极带领大家转变思路,将销售模式由批发转为零售,提高净利润,并主动给困难养殖户们送去饲料,带领大家顺利渡过难关。“我是党员,还是党员中心户,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是我肩上的责任,也是我前行的动力。”苗佳新说。

绵延不息的优良家风,在传承中再书新篇。张集镇孟庄村村民董静家因方特项目落地张集而面临征迁,丈夫兄弟俩人,弟弟和弟媳考虑董静家有两个儿子,主动把大套的安置房让给哥哥一家。一个大家庭十来口人一直和睦相处,从没有红过脸。“家是讲爱的地方,大家互助帮衬,心齐了,人亲了,大家和睦,小家也才能和睦。”董静说。

通过示范引领,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带动更多家庭争做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以小家庭的和谐推动大社会的文明进步。自2017年启动以来,张集镇“最美家庭”评选已评选出“最美家庭”164户,“最美庭院”36户,今年又新评选出23户“五好家庭”。张集镇党委书记许东表示,连续四届的评选,全镇群众积极参与、踊跃投票,爱国爱家、相亲相爱的良好氛围持续培育,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文明风尚蔚然成风,全镇人居环境、村庄面貌的整治成果持续巩固,“好的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我们希望通过‘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庭院’的评选活动,凝聚张集人文精神,厚植家庭文明建设,让‘最美家庭’产生强大的蝴蝶效应,形成人人学习‘最美家庭’,家家争做‘最美家庭’的浓厚氛围,让‘最美庭院’为美丽张集建设锦上添花,将‘盆景美’变‘风景美’,将‘风景美’变‘风尚美’。”

在广袤的乡村,如何重视家庭建设,如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如何以好家风、好乡风凝聚成乡村振兴的正能量?张集镇以连续四年举办“最美家庭”评选给出了积极探索的答案。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随着乡村的不断振兴发展,在广大的农村,朴实无华的家风、家训如今也是随处可见,“跟好人学好人”“做人要正直”,这些散发着泥土清香的三言两语,看似不“高大上”,却一样朴素感人,既聚正气还接地气。

如何将这些朴素的家风凝聚起向上的正能量,张集镇通过“秀”幸福、“晒”家风、评“最美”,让传承好家风成为大家的自觉追求。

不喊空洞的口号,只讲身边朴实无华,却又现实可感的家风好故事,张集镇将推进家庭文明建设,传承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植根于日常生活里,体现在人人行动中,形成的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而连续四年的举办,又使这一力量不断升级、进阶,成为了促进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持续动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浸润道德土壤、净化社会风气,涵养出的是美丽乡村里应有的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编辑  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