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江苏睢宁:“一粒米”托起农业产业强镇

2020-10-06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李璐
2020-10-06  中国徐州网

秋风送爽,稻浪泛金,徐州市睢宁县邱集镇12.5万亩优质水稻即将进入收获季节。2019年7月,邱集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刚刚,全国“优质稻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会暨水稻绿色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邱集镇召开。

会议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来自农业农村部、中国农科院等农业部门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代表100余人齐聚睢宁县邱集镇,现场观摩了邱集镇稻米产业发展情况,交流了优质稻培育前沿技术,邱集镇与江西红一优粮农业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签约了3.7万吨优质稻购销协议。

一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靠“一粒米”圆了农业产业强镇梦。

水清虾壮稻米香

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邱集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8′,北纬33°48′,地处中纬度,具有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之间的过渡特征,四季分明。夏季日照充足,降雨充沛,适宜优质水稻生产,为邱集镇优质稻生产提供了先天优势。

好土生好稻!邱集13万亩耕地,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2.5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是传统的农业大镇。近年来,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现已建成“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十万余亩,为全镇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好水出好米!邱集镇水利资源丰富,老龙河、新龙河、徐沙河东西流经境内,中渭河、西渭河、小濉河等河流纵贯南北。境内大沟37条,水网密布,水利设施完善。邱集镇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镇域范围内水资源保护,建设农村粪便收集体系和镇区污水管网,搬迁关闭禁养区养殖场,治理“散乱污”企业,确保水质优良。这些都为优质稻米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交通优势明显!邱集镇东有高邱路、西有睢邱路纵穿南北,南有官凌路、北有121省道横贯东西,104国道傍境而过,距宁宿徐高速公路入口5公里,距睢宁高铁站18公里,距观音国际机场40公里。明显的交通优势为邱集大米外销带来了便利。

2018年以来,邱集镇重点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建成“一稻三虾”生态种养示范基地30000余亩,建成稻蛙生态种养基地近2000亩,稻虾、稻蛙综合种养成为邱集的一张亮丽名片。

目前,全镇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2家,其中稻米加工企业8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年加工稻米能力30万吨,“仝海村”“味稻邱集”等品牌大米畅销全国。

科技引领助力智慧农业

通过良种、良法、良田、良机相结合,推进全程绿色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绿色生产科技含量。积极加强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聚焦籼稻生产技术瓶颈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籼稻栽培技术新体系。

绿色的才是健康

依托县农技推广中心,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绿色技术,推广病虫草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配套应用生物农药、诱虫灯、杀虫板,按照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绿色化生产和全程化质量安全可追溯要求,引导全镇稻米生产按照绿色稻米标准进行生产,全镇建成42000亩绿色农产品基地,新品种新技术辐射推广面积达8.6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公司领头集体强

优质稻米是邱集镇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党委政府积极探索稻米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为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探索新途径,实现了群众富、集体强。

坚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村党支部组织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村干部以资金入股,农民以土地入股,全镇创办村集体股份合作社55个,其中优质大米股份合作社33个。

健全的农业经营体系。建成“镇农业公司+村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的三级联动经营体系,镇农业公司建成沙祠农场300亩优质稻沙盘育秧基地,服务三万亩优质食味水稻生产,为村土地合作社和种田大户提供育秧、机插、植保、收割、回收一条龙服务。

完善的农业配套设施。建设了高楼冷库、陈楼粮库、厚德物流中心、碾盘粮食银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培育了大米深加工企业13家,并通过仝海米厂与周边12个村发展订单农业。

一粒米为邱集镇现代农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实现了由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的“蝶变”,邱集农业正在按照“选准方向,做大规模,叫响品牌,形成特色”的思路高质量发展。( 胡昌辉)

编辑  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