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社会 > 正文

强化『四式监督』 提升监督质效

2020-05-15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20-05-15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徐报融媒记者 刘作霖 通讯员 睢纪宣)今年以来,睢宁县纪委监委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围绕推动产业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监督的再监督,通过强化点穴式、嵌入式、走访式、联动式“四式监督”,切实提升专责监督质效,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纪律保证。

聚焦重点领域环节,强化“点穴式”监督。聚焦准确把握履职尽责切入点,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惠农惠民、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点穴式”监督。紧盯资金和权力的运行的全过程,特别是产业扶贫项目工程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精准扶贫等重点领域和扶贫资金运行、扶贫政策落实、扶贫项目推进、项目效益分配等重要环节进行精准监督。通过“点穴式”监督,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并以点带面全程发力,让监督成常态,使监督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有力、更加有效,顺利破解了扶贫领域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的“痛点”“难点”问题。同时,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从严压实党委的主体责任,督促整改落实,强化监督实效。

聚焦岗位履职风险,强化“嵌入式”监督。聚焦建立“阳光晒权”防控制度,深入查找惠农惠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涉农领域廉政风险点,强化“嵌入式”监督。排查细化产业扶贫方面的廉政风险点,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监督措施,更加有效防范产业扶贫系统性廉政风险。编发1500余册《扶贫涉农领域风险防控手册》发放至18个镇(街道)和400个村(社区)干部手中。对涉农岗位廉政风险实行“红橙黄”岗位风险管理,通过实施动态监管,及时实施“红橙黄”风险警示,动态监控涉农领域风险点,从严从快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及时通报曝光、形成震慑。对发案原因进行深入排查梳理,及时下发纪律检查和监察建议书,并指导督促相关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预防涉农腐败问题发生。

聚焦倾听群众呼声,强化“走访式”监督。聚焦常态、长效,查找、梳理日常督查、常规巡察、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反响集中的问题,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走访调研,强化“走访式”监督。围绕盯住日常、抓在经常,把监督工作做细做深做实。会同县扶贫办、农业农村局、审计局、财政局等相关单位,常态组织开展扶贫脱贫督查,对18个镇(街道)进行实地走访,在每个村(社区)抽查不低于5户贫困户,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心声。现场调研相关镇(街道)扶贫项目,对发现项目推进速度过慢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镇(街道)加快实施,高效落实落细落到位。

聚焦实地调度督导,强化“联动式”监督。聚焦推动产业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合监督资源,强化“联动式”监督。强化县农业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纪检监察机关督促的协作推进机制,健全每月统计、双月巡查、季度会办的监督推动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明确和压实驻在部门单位党委主体责任。由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联合涉农派驻纪检监察组、县监委6个派出监察员办公室和18个镇(街道)纪(工)委,突出对相关镇(街道)农业产业富民项目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和指导,将监督触角延伸到镇(街道)、村(社区)和项目现场。通过集聚监督力量,对县“阳光扶贫”监管系统中农业产业富民等项目录入情况和项目库更新情况,开展定期督查指导,强化精准监督、动态推进,并加强调度督导,做到可量化、可检查、可追责。对检查结果、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建议进行及时通报警示、督促整改,视情启动问责程序,有力有序促进了全县推动产业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