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社会 > 正文

打造产业集聚“暖气候”

2020-01-17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20-01-17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徐报融媒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赵娣)近日,江苏星诺医药科技公司工作人员鲍祥来到行政审批中心领取企业土地规划许可证,从组织申报材料到领到证件,仅仅用了一天时间,而且所有审批手续都是由代办员代企业办理,这让他感觉到了代办服务的优越性。

近年来,新沂积极打造营商环境的规则优势、政策优势和服务优势,着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沂“小气候”,促进国内外优质资源加速向新沂集聚。

集聚优质资源

释放改革创新红利

落户在时集镇创新产业园内的汇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立勇看着厂房内一片忙碌景象,喜笑颜开。在时集镇广大干部的帮助支持下,公司从去年4月份落地时集双创园,9月份进行试运行生产,10月正式生产,生产产值已达到了800万元。“真的非常感动。没想到为了一家企业,时集镇竟然这么重视,动员这么多干部,在大家的合力助力下,我们才能顺利开工。”李立勇说。

围绕要素供给,新沂出台《新沂市处置“僵尸企业”及“半拉子”工程工作方案》,为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厚植优势。围绕优质服务,研究制订出台《新沂市服务企业服务项目集中攻坚行动方案》,实施招商引资提质工程、项目建设攻坚工程、规模企业培育工程等“五大工程”。同时,进一步优化并联审批“四个一”工程,努力实现“3550”工作目标,加速提升“1230”新高度,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创新活力最强区域。

聚焦便企便民

树立服务发展标杆

位于行政服务中心二楼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原来是设立独立办公地点,自去年4月份整体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后,将不动产登记、银行、税务、房产以及自来水、供电、燃气、有线电视等多家单位窗口集中在一个区域办公,群众在进行不动产交易时只要在一个区域就可以完成,改变了以往需要游离在多家单位之间的问题。

为了支撑限时审批,新沂建立市领导包挂和企业项目“服务专员”制度,聚焦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和企业运行,将全市85项重大产业项目、39家重点企业进行任务分工,明确包挂市领导,实施专员服务。围绕签约、开工、竣工“三个一批”工作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帮扶,深入企业运行、项目建设一线,以“店小二”精神做好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协调员、研究员”。

同时,根据企业、项目的不同需求,积极开展“双特双延”服务行动,即“特别要求、特殊政策,延长时间、延伸服务”,创新实施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私人定制”和全程代办制度。探索建立节假日AB岗与预约服务模式,主动为企业延长服务时间,对于企业项目急需办理事项,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插队先办等方式,有效填补审批间隙。同时,对审批权限属上级部门的审批事项,按照企业和项目要求进行陪同办理或包案代办。目前,工业企业从项目预审到取得施工许可证开工的时间从原来的214天缩减到现在的40天左右。

聚焦提速提效

提升智慧服务效能

如何更好地“管”?如何更优地“服”?新沂从群众和企业办事需求出发,按照企业需求,对服务事项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大数据提高政务服务精准度,实现“智能化”服务。

围绕打响“心怡代办”品牌目标,积极研发“心怡代办”线上平台。目前“心怡代办”线上平台已与南京大汉公司签订研发合同,该线上平台涵盖立项、企业注册登记、不动产登记、中介服务等全程服务,线上可提供代办申请、流程告知、受理提醒、进度查询、诉求交办和成效评价等,智能化展示代办事项所找人员、位置和所需流程、材料、审批注意点,进一步细化量化审批服务标准,压减自由裁量权,打破审批服务孤岛,实现代办服务“一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