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历史,指明前路,“全面从严治党”的昨日今朝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治党的重要原则。作为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始终和广大群众站在统一战线,以群众的核心利益为宗旨,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在刚刚发布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了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的十四个原则,而全面从严治党再次被摆在关键位置。
全面从严治党是从严治党的传承的演进,有其必然的历史根源和时代因素。从诞生来看,从严治党思想是从马克思主义中破壳孵化,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洪流中成型的;从中国化进程来看,从严治党是生死攸关的革命战争年代的必然举措,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认为只有改善党内作风,狠抓腐败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不偏不倚,走上正轨。在之后的历年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党中央始终将从严治党摆在党建的突出位置,不断细化从严治党的要求。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将“从严治党”提升为“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础与保障。在全球性问题激增,国内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的关键历史节点,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举措,也是顺应时代的必然抉择。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重新定位了中国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并结合时代特征,再次深刻剖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性。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由于时代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也必须乘势而上,自我革新。这不仅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凡事往往成于一个“严”字,毁在一个“宽”字。全面从严治党是保持党自身性质的基本要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先己后人,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核心领导力。全面从严治党对党内风气的扭转有着重要意义,为党组织在除残涤秽,摆脱不良文化的侵扰有着显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的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不仅是党员干部加强思想建设的理论基石,更是各级党组开展党建工作的行动指南。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党员干部自身思想和能力也在不断攀升,党组织更加团结、更加凝聚,战斗力更为强大,执政水平与日俱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面从严治党,我们永远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