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澡堂多数依地势自然放水
2015-04-09 来源: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编辑:
2015-04-09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记者 诸文平 胡彬 摄影报道
近日,深圳富商被浴缸“吸住”、导致溺亡的新闻让人惋惜。不少市民也对“浴缸”、“游泳”、“澡堂”产生疑虑:徐州相关场所是否存在类似安全隐患?如何避免事故发生?对此,记者昨日走访了市内部分游泳馆、浴池。
洗浴:
“吸力”存在安全隐患?
“清早去泡澡,冲壶热茶、吃辣萝卜、搓个背,一泡就一天。多恣儿!”徐州不少市民有“泡澡堂”的爱好。65岁张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泡澡堂,退休后更是离不开,“都有瘾了。”
谈到浴池的安全隐患问题,张师傅表示,自己对此并未太注意,“在徐州这边洗澡,还真没遇到过这种问题。我洗了几十年澡,一般进水、出水口的压力都很小,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
也有市民对此持不同观点,认为澡堂、游泳馆的安全问题值得关注。31岁市民张启凯表示,自己对洗浴、游泳场所是否有安全隐患存在疑虑:“一方面是温度。澡堂放热水的时候,水管就在浴池中,人不注意站在附近的话,可能会被烫伤;另外是压力,跟新闻报道中所说的那样,如果抽水时人在旁边,可能会被吸住。”
澡堂:
多是“自然放水”
在吴庄小区附近有一家名为“鸣泽”的浴池,记者8日下午2时许来到这里,顾客很多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据了解,该浴池已建有12年。
“我看到你说的新闻了,这样的事情一般不可能发生”,“鸣泽”浴池袁老板告诉记者,无论是澡堂、游泳池,放水的方式基本采取2种:一是根据地势自然放水,二是用水泵抽水,“我们澡堂的放水方式是根据地势高低,晚上放水时,直接将放水口打开,水就流到地下管道了。所以不会出现吸力大,将人吸住的情况。”
记者又联系到多个浴池,发现市内很多浴池都是采取自然放水的方式。同春池王老板说:“浴池设计需要考虑地势问题。我们这边是用专门的木塞裹着毛巾,塞住出水口。放水时,塞子一拔,3个池子的水由高向低,全部流出去,也不存在压力问题。”
游泳馆:
水泵管理严格,每日一查
王老板同时表示,目前,也有一些浴池采用“自吸泵”放水,但一般情况下,只要控制得当也不会出现危险。“报道中的富商为何会忽然被吸住?”“鸣泽”浴池袁先生分析,有可能是电路故障,抽水水泵突然启动,且出水口未安装防护罩的缘故。
除澡堂外,游泳馆用水量更大。不少使用水泵进行放水作业。这些水泵如何管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来到位于黄河南路的市游泳馆。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来此游泳的市民越来越多。记者在一个泳池内发现,无论是位于泳池壁上的进水口,还是泳池底端的出水口,出水、进水的压力接近于无,只能感受到轻微水流。
“现在泳池内是‘微循环’,进、出水虽然始终进行,但压力小,几乎感觉不到。多是细微的毛发等杂物通过水体流动进行过滤,人不会出现危险。”游泳馆管理泵房的谢先生表示。他随后带记者来到泵房,向记者介绍,用于出水的泵有多个,游泳馆开放时只开一个泵,以起到过滤水体的作用。在闭馆、确定无人后,才会打开其他的泵放水,“假设这时候有人站在入口处,会感到吸力。但有防护网,也不会出现危险。”
谢先生表示,市游泳馆1990年建成,25年来未出现过类似事故。
新闻回顾
4月3日,深圳一名吴姓富商和家人共同入住澳门酒店,但他躺在暖水按摩池时,因水池底部回水口吸力过大,导致溺水身亡。知情人士称,夫妇俩带女儿到泳池玩耍,其间吴某独自走到暖水按摩池。不一会儿,她的妻子见他躺在水池中,双手拍水求救,立即走过去尝试拉起丈夫,然而吴的腰背及臀部好像被强大吸力扯紧,无法将他扯回池边。
近日,深圳富商被浴缸“吸住”、导致溺亡的新闻让人惋惜。不少市民也对“浴缸”、“游泳”、“澡堂”产生疑虑:徐州相关场所是否存在类似安全隐患?如何避免事故发生?对此,记者昨日走访了市内部分游泳馆、浴池。
洗浴:
“吸力”存在安全隐患?
“清早去泡澡,冲壶热茶、吃辣萝卜、搓个背,一泡就一天。多恣儿!”徐州不少市民有“泡澡堂”的爱好。65岁张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泡澡堂,退休后更是离不开,“都有瘾了。”
谈到浴池的安全隐患问题,张师傅表示,自己对此并未太注意,“在徐州这边洗澡,还真没遇到过这种问题。我洗了几十年澡,一般进水、出水口的压力都很小,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
也有市民对此持不同观点,认为澡堂、游泳馆的安全问题值得关注。31岁市民张启凯表示,自己对洗浴、游泳场所是否有安全隐患存在疑虑:“一方面是温度。澡堂放热水的时候,水管就在浴池中,人不注意站在附近的话,可能会被烫伤;另外是压力,跟新闻报道中所说的那样,如果抽水时人在旁边,可能会被吸住。”
澡堂:
多是“自然放水”
在吴庄小区附近有一家名为“鸣泽”的浴池,记者8日下午2时许来到这里,顾客很多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据了解,该浴池已建有12年。
“我看到你说的新闻了,这样的事情一般不可能发生”,“鸣泽”浴池袁老板告诉记者,无论是澡堂、游泳池,放水的方式基本采取2种:一是根据地势自然放水,二是用水泵抽水,“我们澡堂的放水方式是根据地势高低,晚上放水时,直接将放水口打开,水就流到地下管道了。所以不会出现吸力大,将人吸住的情况。”
记者又联系到多个浴池,发现市内很多浴池都是采取自然放水的方式。同春池王老板说:“浴池设计需要考虑地势问题。我们这边是用专门的木塞裹着毛巾,塞住出水口。放水时,塞子一拔,3个池子的水由高向低,全部流出去,也不存在压力问题。”
游泳馆:
水泵管理严格,每日一查
王老板同时表示,目前,也有一些浴池采用“自吸泵”放水,但一般情况下,只要控制得当也不会出现危险。“报道中的富商为何会忽然被吸住?”“鸣泽”浴池袁先生分析,有可能是电路故障,抽水水泵突然启动,且出水口未安装防护罩的缘故。
除澡堂外,游泳馆用水量更大。不少使用水泵进行放水作业。这些水泵如何管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记者来到位于黄河南路的市游泳馆。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来此游泳的市民越来越多。记者在一个泳池内发现,无论是位于泳池壁上的进水口,还是泳池底端的出水口,出水、进水的压力接近于无,只能感受到轻微水流。
“现在泳池内是‘微循环’,进、出水虽然始终进行,但压力小,几乎感觉不到。多是细微的毛发等杂物通过水体流动进行过滤,人不会出现危险。”游泳馆管理泵房的谢先生表示。他随后带记者来到泵房,向记者介绍,用于出水的泵有多个,游泳馆开放时只开一个泵,以起到过滤水体的作用。在闭馆、确定无人后,才会打开其他的泵放水,“假设这时候有人站在入口处,会感到吸力。但有防护网,也不会出现危险。”
谢先生表示,市游泳馆1990年建成,25年来未出现过类似事故。
新闻回顾
4月3日,深圳一名吴姓富商和家人共同入住澳门酒店,但他躺在暖水按摩池时,因水池底部回水口吸力过大,导致溺水身亡。知情人士称,夫妇俩带女儿到泳池玩耍,其间吴某独自走到暖水按摩池。不一会儿,她的妻子见他躺在水池中,双手拍水求救,立即走过去尝试拉起丈夫,然而吴的腰背及臀部好像被强大吸力扯紧,无法将他扯回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