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篮球架锈蚀严重无人维修
2015-04-09 来源: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编辑:
2015-04-09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记者 樊海涛实习生 呼延梦石 摄影报道
“篮球架坏了一段时间了,到底该由谁来维护呢?我们该向哪个部门报修呢?”近日黄山新村民健小区居民反映,小区健身广场上投入使用了16年之久的篮球架严重损坏,不但影响居民锻炼身体,还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他们将此情况反映给了相关部门,可一直没有人来维修。
居民:
篮球架损坏多时无人来维修
住在民健小区的荆先生喜欢打篮球,下班回家后经常到小区篮球场打篮球。据他介绍,位于小区东北部有一个健身广场,除了设有单双杠、秋千、转盘等设施,还有一个标准篮球场。
“这个篮球场非常受欢迎,每日早晨中老年人在球场上锻炼,下午到傍晚则是青年人在那打球。”他说,但该篮球场建成以来一直无人管理,前几年篮球架就已损坏,居民自己集资修整,勉强用到现在。目前篮球架破损严重,影响居民打球锻炼。
昨日,记者来到该篮球场。篮球场较平整完好,但南北两块篮板开裂较重,部分已出现破损。损坏最严重要数金属篮球架,出现不同程度锈蚀,其中北侧篮球架正方形的底端支撑基本骨架部分断裂、损坏,如果不是用大石块、水泥块稳住,篮球架几乎无法站立。
据介绍,居民们把情况反映到社区及街道,但未得到解决。本月初,居民们认为篮球架已无维修价值,提议大家捐款更换。但经过核算,换新球架费用最低需要5000元左右。一些人为此犹豫,认为作为公共设施的篮球架,维修费用不应由个人来承担。
社区:
损坏情况已上报,但尚无回应
随后,记者来到民健社区居委会了解情况。负责人谢主任说,当年开发商在小区建设了健身广场,配备了一批体育设施,自1998年上房时一起交付居民使用。由于日晒雨淋,室外体育器材容易老化、破损,球场长期无人管理。
“我们也接到居民的反映,但维护该球场确实是个问题。”她说,春节前社区在篮球场上张贴危险通告,劝告居民不要再在球场打篮球,尤其是不要让小孩靠近损毁的健身设施。上次相关部门统计社区健身器材完好情况,表示将维修或更换坏的健身设施。社区也把篮球架损坏的情况上报了,但不知何时给予修复或更换。
体育局:
为开发商配置,不负责维修
记者随后向体育主管部门咨询,市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区公共场所的健身设施,例如广场、公园等,大部分是由该部门赠送,维修维护外包给第三方负责,由对方人员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出现问题之后都会进行及时维修。市体育局向社区赠送健身器材时,都与社区签订协议,约定健身器材的使用和维护由社区负责,需要更换时可由社区向体育部门申请。该部门只对其捐赠的建设器材负责维修或更换,而小区里由开发商投资配置的健身器材、设施,则不在该部门的维护范围内。
房管部门:
物业负责维修保养消除隐患
小区公共健身设施究竟由谁来承担管理和维护责任?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物管部门人士介绍,小区内的公共健身设施管理大致可以分以下三种情况。
一种是原来开发商就建设好的配套设施,设施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业主。这些设施在保质期内,由设施制造厂家来进行维修保养,过了保质期后,一般是由物业来接手后续的维修保养工作;再一种情况,是原本小区没有这些健身设施,后来由政府或者社区出钱建造,这种情况以老小区居多。相关部门一般会委托第三方进行管理,一般是与物业或者制造厂家签订相关的协议;第三种情况,小区原本没有健身设施,在业主的要求下,由业主委员会争取费用建设的健身设备,所有权也应该属于全体业主。这种情况,也基本是由物业来进行维修保养,费用一般出自业主委员会的物业维修基金。
对方认为,民健小区内部的健身器材、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属于第一种情况,应由物业来负责管理,设维护员定期检查,确保这些设施的正常使用。“物业也有不少难处。近几年,一些老小区的物业费一直收不齐,很难有多余的经费对健身器材进行日常维护。”该人员告诉记者。
物业:
收不齐物业费,将拿出维修方案
记者来到民健小区物业管理处,李经理介绍,小区居民多年来没人缴纳物业费,平日业主有什么难题却仍向物业求助。因为小区内存在一部分公房,物业主要负责这一部分房产的管理。
“对于小区部分健身器材毁损的情况,物业也从来没有接到业主的反映。”该负责人说,与其等器材坏了再花大价钱维修,还不如平时多注意维护,这样在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前解决掉,维修成本也低一些。但因收不齐物业费,小区的健身器材出现毁损问题后,维修或更换等费用物业确实难以承受。最后他表示,物业更换篮球架可能有问题,但能够予以维修,将在近日拿出一个维修方案,争取尽快解决篮球架损坏及安全隐患的问题。
“篮球架坏了一段时间了,到底该由谁来维护呢?我们该向哪个部门报修呢?”近日黄山新村民健小区居民反映,小区健身广场上投入使用了16年之久的篮球架严重损坏,不但影响居民锻炼身体,还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他们将此情况反映给了相关部门,可一直没有人来维修。
居民:
篮球架损坏多时无人来维修
住在民健小区的荆先生喜欢打篮球,下班回家后经常到小区篮球场打篮球。据他介绍,位于小区东北部有一个健身广场,除了设有单双杠、秋千、转盘等设施,还有一个标准篮球场。
“这个篮球场非常受欢迎,每日早晨中老年人在球场上锻炼,下午到傍晚则是青年人在那打球。”他说,但该篮球场建成以来一直无人管理,前几年篮球架就已损坏,居民自己集资修整,勉强用到现在。目前篮球架破损严重,影响居民打球锻炼。
昨日,记者来到该篮球场。篮球场较平整完好,但南北两块篮板开裂较重,部分已出现破损。损坏最严重要数金属篮球架,出现不同程度锈蚀,其中北侧篮球架正方形的底端支撑基本骨架部分断裂、损坏,如果不是用大石块、水泥块稳住,篮球架几乎无法站立。
据介绍,居民们把情况反映到社区及街道,但未得到解决。本月初,居民们认为篮球架已无维修价值,提议大家捐款更换。但经过核算,换新球架费用最低需要5000元左右。一些人为此犹豫,认为作为公共设施的篮球架,维修费用不应由个人来承担。
社区:
损坏情况已上报,但尚无回应
随后,记者来到民健社区居委会了解情况。负责人谢主任说,当年开发商在小区建设了健身广场,配备了一批体育设施,自1998年上房时一起交付居民使用。由于日晒雨淋,室外体育器材容易老化、破损,球场长期无人管理。
“我们也接到居民的反映,但维护该球场确实是个问题。”她说,春节前社区在篮球场上张贴危险通告,劝告居民不要再在球场打篮球,尤其是不要让小孩靠近损毁的健身设施。上次相关部门统计社区健身器材完好情况,表示将维修或更换坏的健身设施。社区也把篮球架损坏的情况上报了,但不知何时给予修复或更换。
体育局:
为开发商配置,不负责维修
记者随后向体育主管部门咨询,市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城区公共场所的健身设施,例如广场、公园等,大部分是由该部门赠送,维修维护外包给第三方负责,由对方人员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出现问题之后都会进行及时维修。市体育局向社区赠送健身器材时,都与社区签订协议,约定健身器材的使用和维护由社区负责,需要更换时可由社区向体育部门申请。该部门只对其捐赠的建设器材负责维修或更换,而小区里由开发商投资配置的健身器材、设施,则不在该部门的维护范围内。
房管部门:
物业负责维修保养消除隐患
小区公共健身设施究竟由谁来承担管理和维护责任?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物管部门人士介绍,小区内的公共健身设施管理大致可以分以下三种情况。
一种是原来开发商就建设好的配套设施,设施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业主。这些设施在保质期内,由设施制造厂家来进行维修保养,过了保质期后,一般是由物业来接手后续的维修保养工作;再一种情况,是原本小区没有这些健身设施,后来由政府或者社区出钱建造,这种情况以老小区居多。相关部门一般会委托第三方进行管理,一般是与物业或者制造厂家签订相关的协议;第三种情况,小区原本没有健身设施,在业主的要求下,由业主委员会争取费用建设的健身设备,所有权也应该属于全体业主。这种情况,也基本是由物业来进行维修保养,费用一般出自业主委员会的物业维修基金。
对方认为,民健小区内部的健身器材、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属于第一种情况,应由物业来负责管理,设维护员定期检查,确保这些设施的正常使用。“物业也有不少难处。近几年,一些老小区的物业费一直收不齐,很难有多余的经费对健身器材进行日常维护。”该人员告诉记者。
物业:
收不齐物业费,将拿出维修方案
记者来到民健小区物业管理处,李经理介绍,小区居民多年来没人缴纳物业费,平日业主有什么难题却仍向物业求助。因为小区内存在一部分公房,物业主要负责这一部分房产的管理。
“对于小区部分健身器材毁损的情况,物业也从来没有接到业主的反映。”该负责人说,与其等器材坏了再花大价钱维修,还不如平时多注意维护,这样在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前解决掉,维修成本也低一些。但因收不齐物业费,小区的健身器材出现毁损问题后,维修或更换等费用物业确实难以承受。最后他表示,物业更换篮球架可能有问题,但能够予以维修,将在近日拿出一个维修方案,争取尽快解决篮球架损坏及安全隐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