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服装干洗问题增多
2015-03-06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15-03-06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记者 甘晓妹
春节过后,气温逐渐转暖,我市服装干洗店的生意很火爆,同时关于服装干洗投诉也不断增多。今年2月下旬以来,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中心就接到10余起服装干洗引发的纠纷投诉,服装被洗坏、面料掉色变色、所洗服装丢失等问题仍然是干洗消费纠纷的热点。
案例:
羽绒服袖口被洗出大洞
王女士在春节长假后将自己的一件“雅鹿”羽绒服送到泉山区一家干洗店清洗。几天后,她按照约定去干洗店取回羽绒服时发现衣服的内侧袖口出现大的破损,她向店方要求赔偿损失,店员以老板和当事营业员不在拖延处理。之后,王女士又多次去交涉,当事店员坚称收取该羽绒服时就发现该处破损,只是顾客当时没说,店里也就没再提醒,干洗过程中衣服破损处增大而已。双方就此发生争执,王女士到工商部门投诉该干洗店。
市工商局申诉举报中心经过调处,认为干洗经营者在消费者王女士送洗服装时如果服装本身存在破损,应与消费者说明并在取衣凭证上写明,否则发生的后果由干洗经营者承担。经调解,该干洗店向王女士退还洗衣费并赠送价值50元的充值卡作为补偿。
绿色外套干洗后变棕色
2月20日下午,朱先生将自己的一件军绿色外套棉衣送到西安路上一家干洗店干洗。当月月底,他到干洗店提取衣服时发现军绿色的外套竟然变成了棕色,仔细查看发现是衣服有褪色现象。他向干洗店交涉,未果向工商部门投诉。干洗店则表示,没有理由证明褪色是干洗所致,拒绝赔偿。朱先生则认为干洗后的衣服褪色,应该是干洗店技术问题所致,而店方不能一推了之。市工商局12315执法人员调查发现,该干洗店在给朱先生出具的单据上未写明洗衣的质量、方式、价格、时限、具体要求等,只写了洗衣的费用。工商部门认为干洗店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服务,在出具的取货凭证中注明承揽洗熨服装的质地、规格、颜色、价值以及有无瑕疵等内容,造成衣物变形、损坏、串染色、遗失的应当退还收取的费用。经工商人员耐心细致地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协议,该干洗店赔偿朱先生200元。
12315:
洗染纠纷调解没糊涂账
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中心林希松说,洗染服务纠纷一直是消费投诉中的疑难杂症,由于无据可依,衣服洗出问题如何划分责任,赔偿数额多少只能靠协商调解。《全国洗染服务纠纷解决办法》已于去年10月出台,它为洗染服务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多个方面的具体依据。
A. 明确衣物漏检联系顾客的时限
首先它规定了衣物发现漏检联系顾客的时限。实际操作中很多纠纷是前台收衣时没有发现的问题,在后台清洗前被发现,或者顾客把衣服取走又回来说衣服上有问题,很难界定衣物究竟是在谁的手中出现了问题。《办法》明确规定,洗衣店要在漏检衣物加工前72小时内联系消费者,并保持衣物原样,否则出现问题由洗衣店承担;消费者取衣后发现漏检,要在第二天内向经营者提出。
B. 未约定保值,衣物洗坏最高赔两千
随着市民消费水平提高,洗衣店经常会收到动辄上万元的国际名牌服装,但过去对于这类服装洗涤事故的赔偿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上万元的大衣洗坏只赔500元的事例时有发生。《办法》中明确规定,对于这类衣物,经营者和消费者可以约定保值清洗,清洗费用为衣物价值的5%—20%并约定保值额,出现纠纷后按照保值额来赔偿。没有约定保值清洗的,按照普通衣物赔偿,最高标准为2000元。
春节过后,气温逐渐转暖,我市服装干洗店的生意很火爆,同时关于服装干洗投诉也不断增多。今年2月下旬以来,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中心就接到10余起服装干洗引发的纠纷投诉,服装被洗坏、面料掉色变色、所洗服装丢失等问题仍然是干洗消费纠纷的热点。
案例:
羽绒服袖口被洗出大洞
王女士在春节长假后将自己的一件“雅鹿”羽绒服送到泉山区一家干洗店清洗。几天后,她按照约定去干洗店取回羽绒服时发现衣服的内侧袖口出现大的破损,她向店方要求赔偿损失,店员以老板和当事营业员不在拖延处理。之后,王女士又多次去交涉,当事店员坚称收取该羽绒服时就发现该处破损,只是顾客当时没说,店里也就没再提醒,干洗过程中衣服破损处增大而已。双方就此发生争执,王女士到工商部门投诉该干洗店。
市工商局申诉举报中心经过调处,认为干洗经营者在消费者王女士送洗服装时如果服装本身存在破损,应与消费者说明并在取衣凭证上写明,否则发生的后果由干洗经营者承担。经调解,该干洗店向王女士退还洗衣费并赠送价值50元的充值卡作为补偿。
绿色外套干洗后变棕色
2月20日下午,朱先生将自己的一件军绿色外套棉衣送到西安路上一家干洗店干洗。当月月底,他到干洗店提取衣服时发现军绿色的外套竟然变成了棕色,仔细查看发现是衣服有褪色现象。他向干洗店交涉,未果向工商部门投诉。干洗店则表示,没有理由证明褪色是干洗所致,拒绝赔偿。朱先生则认为干洗后的衣服褪色,应该是干洗店技术问题所致,而店方不能一推了之。市工商局12315执法人员调查发现,该干洗店在给朱先生出具的单据上未写明洗衣的质量、方式、价格、时限、具体要求等,只写了洗衣的费用。工商部门认为干洗店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服务,在出具的取货凭证中注明承揽洗熨服装的质地、规格、颜色、价值以及有无瑕疵等内容,造成衣物变形、损坏、串染色、遗失的应当退还收取的费用。经工商人员耐心细致地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协议,该干洗店赔偿朱先生200元。
12315:
洗染纠纷调解没糊涂账
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中心林希松说,洗染服务纠纷一直是消费投诉中的疑难杂症,由于无据可依,衣服洗出问题如何划分责任,赔偿数额多少只能靠协商调解。《全国洗染服务纠纷解决办法》已于去年10月出台,它为洗染服务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多个方面的具体依据。
A. 明确衣物漏检联系顾客的时限
首先它规定了衣物发现漏检联系顾客的时限。实际操作中很多纠纷是前台收衣时没有发现的问题,在后台清洗前被发现,或者顾客把衣服取走又回来说衣服上有问题,很难界定衣物究竟是在谁的手中出现了问题。《办法》明确规定,洗衣店要在漏检衣物加工前72小时内联系消费者,并保持衣物原样,否则出现问题由洗衣店承担;消费者取衣后发现漏检,要在第二天内向经营者提出。
B. 未约定保值,衣物洗坏最高赔两千
随着市民消费水平提高,洗衣店经常会收到动辄上万元的国际名牌服装,但过去对于这类服装洗涤事故的赔偿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上万元的大衣洗坏只赔500元的事例时有发生。《办法》中明确规定,对于这类衣物,经营者和消费者可以约定保值清洗,清洗费用为衣物价值的5%—20%并约定保值额,出现纠纷后按照保值额来赔偿。没有约定保值清洗的,按照普通衣物赔偿,最高标准为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