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品要卖几千元,网上只售一二百
2015-03-06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15-03-06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陈娟 )网络购物买到假货怎么办?简单退货还是选择报警?3月5日,市公安局泉山分局公布消息,经过5个月侦办,辗转杭州、常熟、江阴等地,破获网络“产供销”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缴获1400件假冒品牌女装,缴获5421张发货单、5万余件假冒“DAZZLE”、“ochirly”商标标示,捣毁网上售假店9个、实体销售店3个。警方抓获嫌疑人20余名,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缴获非法所得300余万元。
案发
市民网购买到假名牌
去年10月27日,市民张小姐在淘宝网“OL精品”网店购买了5件“DAZZLE”(俗称“地素”)品牌服装,发现服装面料、做工与商场卖的有区别,怀疑是假货。张小姐带着衣服来到泉山公安分局夹河派出所报警,想通过公安部门鉴定一下。夹河派出所办案队队长许峰带着服装,前往上海地素时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经厂家鉴定,张小姐购买的5件衣服均为假冒商标商品。
民警察觉这起案件背后极有可能存在“产供销”制假网络,眼下又值网络销售旺季,为防止更多的买家遭受损失,泉山警方立即成立办案组,展开侦破工作。
侦破
网店售假数量惊人
这家名为“OL精品”淘宝店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尚坤生态创意园出租房内。专案组民警赶到位于杭州的淘宝网总部,获悉“OL精品”网店已累计交易销售100多万元,平均每天销售假“地素”品牌服装五六十件,紧邻的另外两家名为“西维服饰”、“CIVI女装”店铺,同时出售假“地素”品牌女装。
次日凌晨,专案组民警联合杭州警方,在出租房内抓获正在网上做生意的经营人谢某,网店客服人员5名,缴获电脑6台,打印机1台,发货单3000余张。谢某交代,他们于当年4月在淘宝网上开了3家网店,由堂弟投资,他负责进货和统计销售情况。
“地素”正品服装,一件数千元价格,而在谢某网店里仅以一两百元的价格销售,每个月销售量达到上千件,如此大的销售量,货源是坚强的后盾。那么,货源究竟来自哪里呢?
谢某称,这些假商标品牌服装是从常熟服装批发市场“兴隆外贸”店铺老板姜某那里进的,他是网店第一家供货商,批发假冒“地素”品牌服装,刚开店时因服装档次高、质量好、价格相对有优势,谢某决定进货,按进货价的两倍到其3家网店上销售。销售5个多月,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盈利几十万元。
顺藤摸瓜
夫妻店制假
到了当年9月,姜某不再批发假“地素”品牌女装。谢某又找到同乡吴某及其妻子李某,从吴某夫妻俩那批发假“地素”女装,合作频繁。
吴某2012年从老家浙江乐清市来到常熟,租房接连开网店和实体店,由于生意不好,就想卖些假冒名牌服装多挣些钱。听说“地素”品牌女装销量好,吴某夫妇到上海、苏州“地素”正品店买了当季新款女装带回常熟,按照样式交给小加工厂加工,从网上买来吊牌和领标缝在做好的衣服上,有十几家淘宝店从吴某这拿货。销量上去了,吴某继续找家庭作坊式小服装厂加工衣服,来不及做时,就从黄牛那拿一些假冒的“地素”女装。
在吴某夫妻店,警方查获800余件假冒“地素”品牌女装,526件假冒“ochirly”品牌女装,5万余件假冒商标标示。吴某夫妇俩对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的事实供认不讳。
另外,谢某多次从阿里巴巴上一家名叫“昊杨制衣服饰旗舰店”采购假“地素”品牌服饰。专案组民警锁定该店经营者杨某。今年1月7日,杨某被抓获。
假冒商品为何屡禁不止?
警方介绍,假冒注册商标商品之所以屡禁不止,一是利益驱使,制造销售假冒品牌商品与正规的生产经营相比投资少、风险小、利润大、回报快,暴利驱使是此类违法犯罪存在的主要根源;二是消费市场有需求,部分消费者爱慕虚荣,对价格颇高的品牌产品难以承受,通过网购假冒品牌产品,满足虚荣心;三是销假商家法律意识淡薄,以为销售假货不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后果,没有意识到这是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市场中存在监管难度,网销中生产方、中间商、网店店主、消费者往往不在一个城市,因为异地投诉处理难度大,部分消费者觉得麻烦放弃投诉维权;五是网店准入率低,一张身份证号就能开网店,2000元质保金还会退还,只要一台电脑,不考察店主实际运营能力,不要工商营业执照,导致一些人铤而走险销售非正规商家产品从中牟利。
专案组民警多次前往阿里巴巴、淘宝网总部,在查证过程中,得到大力支持。对于打假问题,阿里巴巴、淘宝网支持打假,并称网店良莠不齐,电子商务平台本身也是受害者。淘宝网将组建一个300人的专业打假团队,净化网购环境。
案发
市民网购买到假名牌
去年10月27日,市民张小姐在淘宝网“OL精品”网店购买了5件“DAZZLE”(俗称“地素”)品牌服装,发现服装面料、做工与商场卖的有区别,怀疑是假货。张小姐带着衣服来到泉山公安分局夹河派出所报警,想通过公安部门鉴定一下。夹河派出所办案队队长许峰带着服装,前往上海地素时尚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经厂家鉴定,张小姐购买的5件衣服均为假冒商标商品。
民警察觉这起案件背后极有可能存在“产供销”制假网络,眼下又值网络销售旺季,为防止更多的买家遭受损失,泉山警方立即成立办案组,展开侦破工作。
侦破
网店售假数量惊人
这家名为“OL精品”淘宝店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尚坤生态创意园出租房内。专案组民警赶到位于杭州的淘宝网总部,获悉“OL精品”网店已累计交易销售100多万元,平均每天销售假“地素”品牌服装五六十件,紧邻的另外两家名为“西维服饰”、“CIVI女装”店铺,同时出售假“地素”品牌女装。
次日凌晨,专案组民警联合杭州警方,在出租房内抓获正在网上做生意的经营人谢某,网店客服人员5名,缴获电脑6台,打印机1台,发货单3000余张。谢某交代,他们于当年4月在淘宝网上开了3家网店,由堂弟投资,他负责进货和统计销售情况。
“地素”正品服装,一件数千元价格,而在谢某网店里仅以一两百元的价格销售,每个月销售量达到上千件,如此大的销售量,货源是坚强的后盾。那么,货源究竟来自哪里呢?
谢某称,这些假商标品牌服装是从常熟服装批发市场“兴隆外贸”店铺老板姜某那里进的,他是网店第一家供货商,批发假冒“地素”品牌服装,刚开店时因服装档次高、质量好、价格相对有优势,谢某决定进货,按进货价的两倍到其3家网店上销售。销售5个多月,销售额达到100多万元,盈利几十万元。
顺藤摸瓜
夫妻店制假
到了当年9月,姜某不再批发假“地素”品牌女装。谢某又找到同乡吴某及其妻子李某,从吴某夫妻俩那批发假“地素”女装,合作频繁。
吴某2012年从老家浙江乐清市来到常熟,租房接连开网店和实体店,由于生意不好,就想卖些假冒名牌服装多挣些钱。听说“地素”品牌女装销量好,吴某夫妇到上海、苏州“地素”正品店买了当季新款女装带回常熟,按照样式交给小加工厂加工,从网上买来吊牌和领标缝在做好的衣服上,有十几家淘宝店从吴某这拿货。销量上去了,吴某继续找家庭作坊式小服装厂加工衣服,来不及做时,就从黄牛那拿一些假冒的“地素”女装。
在吴某夫妻店,警方查获800余件假冒“地素”品牌女装,526件假冒“ochirly”品牌女装,5万余件假冒商标标示。吴某夫妇俩对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的事实供认不讳。
另外,谢某多次从阿里巴巴上一家名叫“昊杨制衣服饰旗舰店”采购假“地素”品牌服饰。专案组民警锁定该店经营者杨某。今年1月7日,杨某被抓获。
假冒商品为何屡禁不止?
警方介绍,假冒注册商标商品之所以屡禁不止,一是利益驱使,制造销售假冒品牌商品与正规的生产经营相比投资少、风险小、利润大、回报快,暴利驱使是此类违法犯罪存在的主要根源;二是消费市场有需求,部分消费者爱慕虚荣,对价格颇高的品牌产品难以承受,通过网购假冒品牌产品,满足虚荣心;三是销假商家法律意识淡薄,以为销售假货不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后果,没有意识到这是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市场中存在监管难度,网销中生产方、中间商、网店店主、消费者往往不在一个城市,因为异地投诉处理难度大,部分消费者觉得麻烦放弃投诉维权;五是网店准入率低,一张身份证号就能开网店,2000元质保金还会退还,只要一台电脑,不考察店主实际运营能力,不要工商营业执照,导致一些人铤而走险销售非正规商家产品从中牟利。
专案组民警多次前往阿里巴巴、淘宝网总部,在查证过程中,得到大力支持。对于打假问题,阿里巴巴、淘宝网支持打假,并称网店良莠不齐,电子商务平台本身也是受害者。淘宝网将组建一个300人的专业打假团队,净化网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