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好人园”2015年塑像入园者候选名单确定

2014-11-13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14-11-13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朱静)徐州“好人园”自开园以来,已吸引数百万群众前往参观学习,成为我市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根据《徐州“好人园”好人推荐遴选办法》,今年各地各单位共推荐61名候选人,经资格审查、组织考察,同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报市文明委主任会议研究,原则同意赵明刚、郁雪群、曹培坤王之花夫妇、纪凤银、张悍华等同志作为“好人园”2015年塑像入园者候选人。
  社会各界人士可从以上人选中遴选2—3名入园者,并于10日内向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推荐。推荐人可登录徐州文明网“徐州好人园2015年塑像入园者网络推荐”专题为候选人投票,或邮寄书面推荐意见。邮寄地址:徐州市新城区昆仑大道1号市行政中心东区综合楼A423室,邮编:221018,联系人:张成金,联系电话:83732243。
  
  “徐州好人园”2015年塑像入园者候选人事迹简介
  1、赵明刚
  男,1961年生,生前系睢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一级警员。2014年4月7日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享年53岁。从警30年,办理交通事故案件3000多起,“零投诉”、“零复议”、“零变更”,挽救30多名交通事故伤员生命,用生命铺就百姓平安路。2011年罹患肾癌,妻子也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他精心照顾妻子,却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割除一个肾后又坚守一线3年,直到病故清理遗物时才发现他的肾癌诊断证明书。事迹被《人民公安报》、新华网等50余家市级以上媒体报道。多次被市公安局授予“文明干警”、“人民满意警察”等称号,睢宁县委追授他为“优秀共产党员”。当选“中国好人”。 
  2、郁雪群
  女,1980年生,邳州市邢楼镇耿庄小学教师。从教13年来,她多次主动要求调往师资匮乏的村小,先后在6所村小任教,并连续13年在全镇学科竞赛中名列前茅,让8个“差班”变优。2005年开始,带领志愿者创办7个“向日葵阅读点”和“向日葵助学之家”公益团队,募集到爱心图书近4000余册,成为110多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帮助乡村学童健康成长,是留守儿童的“好妈妈”,同事眼中的“拼命三娘”。 2013年7月12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寻找乡村最美教师”栏目以整版篇幅专题报道了郁雪群先进事迹,并被评为“最佳关注乡村教师”、“中国好人”。
  3、曹培坤王之花夫妇
  他们分别为57岁、55岁,徐州市铜山区柳泉镇西象村农民。他们多次帮人、救人不留名,当“义务艄公”8年,送十多万人次过河。11年前,邻居王继虎因事故造成高位截瘫、长期卧床。曹培坤、王之花夫妇立下“分文不要,俺俩就是你的双腿”诺言,始终坚持照顾王继虎,日复一日为他做饭、送饭、洗脸、擦身、翻身、拆洗被褥、处理粪便袋、用轮椅推其到外面晒太阳等,使王继虎少生病,免患褥疮,用善心演绎了人生“大爱之歌”。事迹先后被《彭城晚报》、《中国江苏网》宣传报道。先后被评为“徐州好人”、“江苏好人”。
  4、纪凤银
  男,1948年生,睢宁县姚集镇石碑村卫生室医生。48年来,他坚守在平凡的岗位,凭着“一把草一根针”和一颗救死扶伤的心,悬壶济世,维护着村民的健康;白天到病人家中巡诊,晚上复诊,长年坚守在卫生室,24小时应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防治疟疾,他天天逐个盯着人们服药;为筛查血丝虫病,他天天晚上入户采血。视病人如亲人,为结核病患者连续半年送药上门;2008年秋,武家良家9人食物中毒,他一天一夜没合眼、没喝一口水,直到他们全部康复;妇女魏贤英因婆媳矛盾服毒自杀,他不仅将她从死神手中夺回,还让婆媳俩重归于好。他珍惜新农合每一分钱,其嫂子想违规报销医药费也坚决不允。几十年间,他为病人垫付的药费已超过15万元。先后被评为“徐州市优秀乡村医生”,全国、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中国好人”等。
  5、张悍华
  男,192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沛县鹿楼镇退休教师。12岁加入儿童团,13岁时目睹了八路军黄河支队特务连在张堤口村遭到日军围攻的战斗,八路军战士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奋力抵抗,只突围出去48人,72人全部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张悍华和大人一起将牺牲的战士们悄悄埋葬在村旁。1995年退休后,他主动义务管理沛县鸳楼革命烈士陵园。19年来,精心维护着陵园里一草一木的同时,作为张堤口战役的亲见者,怀着对革命先烈无比崇敬的心情,主动讲解张堤口战役及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并坚持定期到全县各中小学校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先后当选“徐州市道德模范”、“江苏好人”、“中国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