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附院东门附近大变样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讯(记者 张利英 通讯员 吴刚)昨日,记者从泉山区王陵办事处获悉,徐医附院东门周边环境整治完毕,取缔流动小商贩的同时,果品疏导点严格实行“六统一”,同时还增设了公共自行车站点。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徐医附院东门所在的立德路、中枢街交叉口看到,昔日非机动车道乱停乱放、快车道变成“停车场”、饮食摊点杂乱无章的场面不见了,呈现在眼前的是另一番秩序井然的场景:车辆有序来往,道路变得宽敞了许多,路面也非常干净。
紧靠徐医附院东墙设置的绿色铁皮屋显得异常醒目,它们是果品疏导点,7家水果摊点一字排出,店主们正在忙着招呼客人。再仔细一瞧发现,店主的围裙不仅相同,就连水果摆放次序,休息凳、遮阳伞、垃圾容器、桌布都是一模一样的。
同时,记者看到,在该交叉路口的东北角处,新增设了公共自行车站点。
正在取用公共自行车的陆女士告诉记者,她住在附近多年,对这里以前的情况了若指掌,流动小商贩不仅占道经营,还多使用瓶装液化气加工食品,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地上更是随处可见一次性饭盒和塑料袋。中午学生放学高峰,道路上电动车、汽车、自行车“塞满”小街巷。“现在路宽了,也干净了,还有公共自行车骑。”
“这个路口一直是环境整治的‘老大难’。”王陵街道办事处王艳萍副主任告诉记者,“大约在2005年,办事处为了帮助辖区困难家庭,在东门外设置了一些小吃疏导点。但没想到,徐医附院东门外市场需求太大,生意很好,因此吸引更多经营户来此经营,高峰时有30多家,立德路北端宽不过七八米,加上从此经过的行人和车辆,拥堵非常严重。
为了解决此处拥堵问题,王陵办事处2007年取消该疏导点并严禁占道经营。但因为庞大的市场需求存在,占道经营依然存在,多次整治都没达到良好效果。
此次为了达到长效整治的目的,取消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的同时,充分利用腾挪出来的空间,设置公共自行车站点等,方便周边居民的同时,也使得摊贩再无空间摆摊。同时,工作人员还加大日常巡查力度,除了白天正常巡查外,夜间还增派机动巡逻人员。巡查过程中,若发现占道经营,立即进行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