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沃野喜丰收
在邳州市港上镇港东村,村民在晾晒场上挑选优质辣椒。 特约摄影师 高刚 摄
在国家花生生产业技术体系徐州综合试验站花生示范基地,员工正采摘花生进行晾晒。 特约摄影师 刘兆富 摄
沛县朱寨镇的高粱地里迎来了丰收的景象,橘红色的高粱穗子挂满枝头。 本报记者 白雪 摄
铜山区房村镇八王村600亩莲藕喜获丰收。 本报记者 许晨 摄
在云龙区潘塘街道姜楼社区,果农在采摘冬桃。 特约摄影师 高刚 摄
金秋时节、谷物金黄、瓜果飘香,广袤沃野上机器轰鸣、农民劳作……眼下,又到了一年收获的季节,全市各地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一幅幅秋收的画卷渐次铺展,丰收的喜悦弥漫在每一处角落,绘就五彩缤纷好“丰”景。
秋风起,稻穗香。走进沛县魏庙镇稻田,稻谷的香味扑鼻而来,全镇抢抓有利时机开展全程机械化水稻收割。这里的水稻已经成熟,放眼望去金灿灿一片,大型联合收割机、运粮车来回穿梭田间,收割、秸秆还田、运粮……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尽收眼底。今年镇里从育稻苗、插秧、施肥、打药、收割到上炉烘干,实现机械化作业,全程农业机械化也让全镇秋收秋种工作跑出了“加速度”。
秋风起,辣椒红。眼下,邳州市港上镇港东村的辣椒进入收获期,村民们正在晾晒场上挑选优质辣椒,个头饱满、簇簇向上的红辣椒给秋天增添了鲜艳的色彩,红红火火的辣椒映红了晾晒场,也映照出村民的红火日子。港东村把特色产业加工作为富民产业,依托港上镇辣椒产业链,盘活闲置老旧厂房5600多平方米,建设辣椒收购市场,通过“买全国卖全国”,增加就业70余人,带动创业13人,成为远近闻名的辣椒加工市场。
秋风起,桃果香。眼下,云龙区潘塘街道姜楼社区百亩冬桃进入成熟期。一颗颗套着果袋的冬桃缀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果农们穿梭在果园中,采收、装箱、运输,一派丰收的景象。姜楼社区从2012年引进冬桃种植,共计种植约40亩冬桃,经过科学管理、精心培育,冬桃的品质和产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每年都获得大丰收。冬桃的丰收,不仅为当地果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提供了用工岗位。每年桃园繁忙期用工达20余人,有效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徐州作为农业大市,在2023年实现了粮食生产“二十连丰”,在高标准农田改造、乡村建设等方面也是成果颇丰。2024年,我市不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乡村产业提升工程,加快构建“5+N”农业全产业链,实施科技装备提升工程,创建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整体推进先行市。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人们用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用丰收的喜悦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让我们共同欢庆丰收的时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期待下一个更加灿烂的丰收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