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好一片秋收“丰”景

2024-09-28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李璐
2024-09-28  中国徐州网

秋风渐起、稻谷飘香。眼下正值我国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西南地区秋粮已开始大面积收获,除南方双季晚稻之外,其他大部地区秋粮进入成熟关键期,预计还有20天左右将迎来大面积收获。当前,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保障秋粮丰收。

对于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大国粮仓稳,高质量发展底气足。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国谷物产量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行稳致远,关系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

秋粮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75%,是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粮田“非粮化”。同时,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补助资金直达田间地头,进一步保障了秋粮生产顺利开展。

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将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才能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农谚说,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不同季节有不同规律,面对不同粮食的生长、成熟和收获期,我们应当顺应其本身的规律,抢农时、抓进度。我国地广物博,秋粮秋收涉及的品种多、地域广、时间跨度长。保障秋粮丰收归仓顺利推进,关键还要利用好科技手段,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等。一项项新技术落地,一台台大农机驰骋,田间地头激荡着科技动能,凸显农业现代化“金扁担”的重要支撑。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一粒粮食,从田间地头到收获储藏再到餐桌饭碗,每一个环节上,都凝聚着无数人的辛劳付出。我们一定要加倍重视,落实责任,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好秋粮丰收丰产、颗粒归仓,让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更牢靠。(李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