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全骑行”与“便捷生活”同在
近日,根据国务院关于整治电动车安全隐患的相关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三部两局,共同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修订工作并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旨为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动车以其便捷、灵活、经济、环保等多方面优势,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电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5亿辆,2023年全年,我国包括电动车在内的助动车制造行业年产量超过4200万辆,位居全球第一。
随着电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因电动车引发的安全事故也日益增多,一方面,从车辆本身的技术角度来看,部分电动车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材料,车辆承载力、耐磨性差,制动系统性能低下;另一方面,部分市民在骑行电动车时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闯红灯、逆行、超速行驶,种种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不仅危及自身安全,也对其他路人产生了威胁。进一步规范电动车技术的需求迫在眉睫。
制定电动车安全技术规范,是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的基础。本次规范的修订拟通过进一步明确电动车的最高设计车速、防火阻燃性能等,从源头上提升电动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了通过技术手段,确保最高设计车速低于25公里/时;同时将铅蓄电池车型的整车重量限值由55千克放宽至63千克,提升产品实用性,并进一步明确只有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电动车才能进入市场销售,严令禁止劣质电动车的流通,确保人民群众日常骑行的电动车真正便捷、可靠。
同时,相关管理部门也将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骑行观念,当佩戴安全头盔、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深入人心,市民普遍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时,电动车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必然会大幅降低。
规范电动车技术,是保障市民出行和电动车骑行安全的关键举措,关系着每一位市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城市交通秩序的良好有序以及社会环境的整体稳定。
相信随着《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出台,电动车的生产管理与日常使用必将变得更加科学,城市的交通环境也将变得更加有序,市民的生活也将变得更加幸福美好!(张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