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党员“有家有学有为”
本报记者 何相潭 通讯员 赵习习 李恒
今年以来,徐州经开区徐庄镇党委持续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按照有利于党员作用发挥、党组织教育管理的原则,从完善管理机制、灵活教育形式、优化服务保障三方面入手,让流动党员“有家有学有为”。
建立信息库 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
“作为一名党员,我有义务和责任为家乡贡献自己一份力量。”陈子昂是苑山村的一名流动党员,现在在深圳工作,他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及时向徐庄镇党委报备个人动态。
像陈子昂这样的流动党员不在少数,为此,徐庄镇党委建立全镇流动党员动态管理信息库,准确掌握流动党员分布地点、从事职业、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实现人数清、结构清、分布清。
徐庄镇党委坚持对流出党员做到“四告知一通报一提醒”,对流入党员落实“开展一次家访、组织一期培训、参加一次实践、召开一次总结”四个一管理机制,还为流动党员制作了联系卡,不断提升流动党员的认同感、归属感、积极性。
搭建新平台 让流动党员“学好必修课”
徐庄镇党委组建22个“流动党员信息交流群”,探索“云课堂”“云会议”等多种模式,定时推送党建新闻、政策法规、党务知识等,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
“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联系好流动党员,提醒他们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苑山村红色联络员李恒、赵习习在与流动党员孟奇联系后表示,红色联络员会与流动党员开展互动交流、收集意见建议、分享学习体会,为流动党员“充电赋能”。
徐庄镇党委从村支委委员、党小组长和报到党员中选派“红色联络员”126名,通过信息联通、教育联抓、管理联动,及时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和组织生活等情况,搭起党支部与流动党员之间管理、教育、服务的“云桥梁”。
做优“心”服务 让流动党员“暖心又安心”
“我们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流动党员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在节日期间走访慰问困难流动党员家庭。”徐庄镇党委委员郭杨表示,现已帮助流动党员家属解决生活上的困难62件。
当好“娘家人”。徐庄镇各党支部适时举行流动党员座谈会、返乡创业交流会等活动,向流动党员通报家乡建设的情况,让流动党员畅谈创业经验,听取他们对家乡建设的意见建议。目前,共收集意见建议36条,已采用30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同时,积极实施“归雁工程”,鼓励具备创业想法、有返乡意愿的流动党员反哺家乡,完善细化技能实训、政策解读、创业补贴等扶持措施,改善优化创业、营商环境,吸引流动党员回流;通过选拔任用后备干部、培养帮带等方式,将优秀返乡党员逐步培养为村干部或后备干部,带动乡亲致富、乡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