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共绘金秋好“丰”景 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4-09-22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燕原斌
2024-09-22  中国徐州网

今天(9月22日),我们迎来了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沃野五彩斑斓,农民笑脸绽放。今年,夏粮实现增产、早稻保持稳定、秋粮有望再获丰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稳步向前、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激扬着亿万农民奋进的力量,为经济的持续回升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丰收来之不易,丰收成色十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实现夏粮增产、早稻稳产,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面对洪涝、台风等恶劣自然天气的影响,中央财政及时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对河北、山西等15个重点省份农业生产生活开展补助行动。当前,夏粮收获基本完毕,秋粮丰收在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夏粮产量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72.5亿斤,增长2.5%,创历史新高。同时,根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今年秋粮面积比上年稳中有增,大部分地区秋粮长势正常,夺取丰收有基础有条件。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依托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施,要做好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工作,持续提升粮食单产,将保护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传来更多的丰收喜讯。

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将开展优秀农耕文化宣传推广活动,为促进农耕文化遗产的传承、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筑牢发展基石。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烙印在精神血脉中的记忆传承,传承和发扬农耕文明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不可懈怠的重要使命。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要传承好、发展好农耕文明,开拓一条全新的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要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厚植“生态兴则文明兴”的重要理念,全面落实绿色发展举措,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信念,走出一条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

农业强则国强,农民富则国富,要学用“千万工程”经验不断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强国建设,礼赞丰收中国。近年来,各地着力做好农村“土特产”文章,加快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一大批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敖山镇扎实推进光伏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其中3个村每年村集体光伏收入均达到8万元以上,今年以来开发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20余个,人均发放岗位补贴达到4100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72元,实际增长6.6%,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要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农村经济良好有序发展。

又是一年好“丰”景,满载希望再出发。在丰收的金秋时节里,让我们以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表达丰收的喜悦,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信心和决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