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彪炳史册的抗日战争 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202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纪念日。
日月为鉴、山河作证,历史的沧桑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历史不容忘却,更不敢忘却。今天,我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为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注入强大动力。
凝聚抗战胜利之魂,传承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不仅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更是于战火中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抗战精神蕴藏着的巨大民族凝聚力,不仅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制胜法宝,而且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抗日战争已成历史,抗战精神却并未远去。要厚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镌刻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培育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坚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绽放抗战精神新时代光芒。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日本对华持续侵略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中华大地笼罩在前所未有的黑暗之中。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吹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声号角,并坚决走在武装抗战的最前线。随着抗战的推进,中国共产党倡导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凝聚起来,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汇聚起了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的战争奇观和伟大壮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更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抗战空前惨烈,胜利来之不易,我们要更加珍惜和平。一寸山河一寸血,从1937到1945,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和敌人殊死抗争、寸土必争,创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在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死伤30万人。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据不完全统计,14年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走向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以史为鉴,珍爱和平,牢记历史经验与教训,在幸福安宁的和平道路上行稳致远。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要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以昂扬的中国精神和磅礴的中国力量点亮中华民族光明的前途与未来。(吴越 苏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