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共筑国家保密“铜墙铁壁”
保密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关乎社会稳定、人民利益、国家安全。当今信息化高度发展,我们每个人更应时刻绷紧保密之弦,学习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不断增强保密意识,争做新时代护密人,共筑信息保密新防线。
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全球数据量几乎“爆表”!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惊人的175ZB(1ZB=1万亿GB),这相当于每个人每天产生约1.7MB的数据,全球每天预计产生463EB数据,相当于每天约2.1亿张DVD碟产出。在这海量的数据中,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数不胜数,一旦泄露,轻则企业丧失竞争优势,重则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威胁国家安全、造成社会动荡。在此严峻形势下,新修订的保密法应运而生,通过一系列创新性措施,让广大公民紧绷保密弦,学好用好保密法,以实际行动筑牢国家信息安全防线。
新修订的保密法不仅继承了传统保密制度精髓,还从制度设计、技术手段、法律责任等方面全面升级,以更好应对新时代信息安全挑战。新修订的保密法立足于新时代国家信息安全,为国家信息提供了一份详尽的保密指南。定密作为源头性保密管理工作,是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基础,在新修订的保密法中,国家秘密被赋予了明确的定义,从源头上精准确定了国家秘密的法定性、保密性以及时限性,为识别和保护国家秘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此外,新修订的保密法还对国家秘密进行了密级分类,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规定了每一级别泄露分别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让密级分类更科学、精准,切实从源头入手,完善保密制度体系。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广泛普及和高度应用,网络信息安全愈发重要。为有效应对,新修订的保密法对保密科技提出更高要求,明确国家对保密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鼓励、支持,强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依法保护保密领域的知识产权,为保密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提供法律支持;新法明确网络信息的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等各个环节均应当遵守国家保密规定;新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对涉嫌泄露国家秘密案件进行调查处理。切实从保密科技创新、完善网络信息、数据保密管理等方面加强保护国家秘密,压紧压实网络运营者对保密工作的责任义务,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相衔接,双方同频共振,形成守护网络信息和数据信息的多面防护网。同时,新修订的保密法还充分考虑信息公开,做到依法保密、依法公开,最大程度精准守护国家秘密,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保密工作无小事,应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从当前信息泄露案件分析来看,泄密行为往往是保密意识不够,存在炫耀、旁观心理,有的虚荣心作祟,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归根到底是政治意识薄弱、纪律态度不端正。针对此类现象,不仅要健全制度体系,还要切实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保密宣传体系,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如讲座培训、警示教育、短视频等,深入浅出地普及保密知识,提升各级领导干部、要害部门人员、涉密工作者乃至广大群众的保密法制观念,汲取经验教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徇私、不逾矩,坚决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信息安全。此外,还要不断优化国民保密教育,真正树立公民“主人翁”意识,让“国家安全,人人有责”深入人心,切实将保护国家秘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保密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保护国家秘密就是守护国家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安康,让我们携手并进,做国家信息安全的守护者、捍卫者,为推进保密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闫怡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