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文博热”持续升温 点燃夏日消费“新引擎”

2024-08-13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李璐
2024-08-13  中国徐州网

三星堆文物北京展“人山人海”,南京博物院预约火爆,成都游客冒雨排队看太阳神鸟……暑假期间,各大中小型博物馆纷纷迎来“泼天的流量”,持续高涨的文博热升华了人们的文化体验,也成为假期经济的引爆点。

根据携程旅行的数据,今年夏天博物馆的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90%。在大众点评的笔记频道,“100家暑期必逛展览博物馆”的笔记攻略数量,环比增幅超过250%;参与笔记的讨论人次,环比增长了2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文博场馆不再是高冷、遥远的存在,而是纷纷以创新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北京今日美术馆的“神话在哪里:观众戴上虚拟现实互动眼镜后,先秦神话传说中的上古神兽就会从画卷中破卷而出,让人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之中;南京博物院推出了全新的三维体验设备,人们可以现场感受指尖上的三维文物……沉浸式的观展体验不仅让文物“活”了起来,也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吸引了一众年轻人的追捧,叙事方式的不断出现,让博物馆焕发出新的活力。

随着“文博热”的兴起,文旅和经济也迎来了一次大融合,以文博机构为载体带动的文创产品、汉服旅拍、非遗研学等“新中式”旅游迎来消费热潮。据某团购平台数据显示,自4月以来,“汉服妆造”的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136%,西安、洛阳、苏州位居搜索热度前三。各馆文创产品也花样百出。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甘肃麻辣烫”,挑选完心仪的“菜品”后,还有工作人员现场“烹饪”,仪式感满满;湖北省博物馆推出越王勾践的小胖剑、编钟形状的耳环、虎座鸟架鼓的冰箱贴……花样翻新的文创产品精准拿捏了游客的喜好,实现了“流量”与“效益”的就地转化。此外,文博热还催生了一系列文化服务消费,例如,专业的文化讲解、文化讲座、工作坊等活动越来越受欢迎,人们愿意为获取更深入的文化知识和体验而付费。而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也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文博热”既是文化消费需求旺盛的生动缩影,也是强消费信心的积极信号。作为一股新兴的文化潮流,“文博热”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着消费市场的活力。相信随着科技进步和文化的不断创新,文博与消费市场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同时,也期待更多的文化机构和企业能够抓住这一机遇,不断创新和突破,共同推动文化产业和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杜营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