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质升量稳”,折射中国经济活力满满
海关总署8月7日发布数据,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83万亿元,同比增长6.2%。
外贸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繁荣程度的“风向标”。前7个月,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外贸表现依旧亮眼,贸易规模再创新高,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释放强劲活力,为推动全年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信心和底气。
进口规模稳中有增,出口保持稳定增长,亮眼外贸“成绩单”为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力量。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进出口增速逐季度加快。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出口14.26万亿元,增长6.7%;进口10.57万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7月当月进出口同比、环比均增长,同比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在5%以上。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为外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促进了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逐年攀升。优秀的外贸进出口规模反哺国内经济发展,二者互相促进、互为倚助,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下行稳而致远。
向“新”而行,“中国智造”受欢迎程度稳步提升。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出口14.26万亿元,增长6.7%。其中,手机、家电、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合计出口1.3万亿元,增长6.1%。风力发电机组、船舶、汽车出口增速较快,分别增长86.3%、84.4%、20.7%。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当前,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为首的“新三样”产品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更多的“中国智造”产品成为世界多个国家的首要选择。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涌现的新机遇,以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推动产业发展,让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在外贸出口的广阔前景中树立新的方向。
近年来,民营企业逐步挑起外贸发展的“大梁”。前7个月,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达60.9万家,同比增加8.8%。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八成,数量增加10%。民营企业在外贸进出口中逐渐成为经营主体,民营企业在打通和连接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今年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贸易规模达到1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5%,较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民营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64.9%,远超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实现民营企业“扬帆出海”,要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增强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为民营企业注入更强大的发展动能。
中欧班列驰骋亚欧,外贸船舶千帆竞发。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我国外贸跑出向好“加速度”,以超出预期的亮眼“成绩单”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出积极贡献,“质升量稳”持续向好的态势将在下半年继续保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也将更加有力。(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