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为世界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2024-08-06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李璐
2024-08-06  中国徐州网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取得积极新进展。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59项。(央视网)

“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为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指明方向。

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9项。其中,文化遗产40项,自然遗产15 项、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这些散布在华夏大地上的世界遗产,不仅成为中华文明的生动见证,也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文明进程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作为世界遗产大国,中国以超越国界的视野与胸怀,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积极示范。长城获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为世界各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贡献了卓有成效的“中国经验”。

世界遗产保护离不开政策支持、法治护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在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中支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100多个项目;《长城保护条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百余部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筑牢了世界遗产保护的“铜墙铁壁”。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中国在肯尼亚、孟加拉、埃及等20多个国家开展多项联合考古,为世界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积极参与遗产保护国际交流和技术援助,实施柬埔寨吴哥古迹、蒙古博格达汗宫等重大遗产保护、申遗项目……中国为推动世界遗产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类文明瑰宝,是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责任。前行道路上,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世界遗产事业作出新的贡献!(于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