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徐州:以“美”增韵,绘就夏日乡村“好风景”

2024-07-30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李璐
2024-07-30  中国徐州网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自六月始,一场从上到下、全民参与的人居环境“攻坚战”正如海浪般冲刷着江苏徐州镇村大地,为这个夏天开启美丽乡村的蝶变升级。

凝放生态“水活力”

走进檀山村,一大早,李秋霞就和老姐妹们沿着家门口的小河开始了今天的晨跑。谁都想不到,在一个月前,这条小河还是村里出了名的“杂货沟”,“美丽一夏”环境整治行动以来,村里清理河底淤泥、疏通河道,又绿化美化河道两旁,短短一月就实现了河道“美颜”大变身。

小塘占尽一池夏。“村村皆景点、全镇大花园”是檀山村此次的整治目标,全村上下共同发力,对百余个问题小微水体沟塘展开清淤,解决因淤积导致的水体发臭问题,完美释放生态“水活力”。村干部及“五老”志愿者以上门宣传,发放告知书等形式,宣讲乱排污水的危害,引导村民改正不良习惯,提高群众自我管理意识,同时推进农村垃圾收处体系向小微水体延伸,定人定时对垃圾和漂浮物进行清捞,确保池塘明澈清冽,如今来到檀山村,处处小微水体一洗从前脏臭,已然成了村民门前屋后的“小微景点”。

“环境是乡村发展的底色,不老河经过前期的初步整治,整体有了很大的改进,现在最大的目标是采取措施,加大河道净化力度,保证水质达到标准。”在不老河边,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党委书记徐传武一边巡查河道,一边说道。


改出户厕“大民生”

“这户厕改造麻烦不?俺家旱厕用得才好,咋就要改了呢?”班山村三队的李大爷说出了很多村民的心声。

厕改之初,不少农村老人习惯使用旱厕,不愿意改,工作进展十分缓慢,为打破部分村民不愿意接受厕改的僵局,班山村在每个小组改造1户党员示范户,让大家参观学习,再组织召开庭院会,宣讲政策,几番下来,村民们逐渐放下了心理包袱,当场就有68户同意改造。然而,随着改厕工作的推进,前后邻居的土地问题、化粪池选址等问题也日渐凸显,村民之间因为化粪池施工问题而发生口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每家户厕情况都不尽相同,粪池有大有小,旱厕旁隔墙有高有低,考虑每户的实际情况,村镇班子成员分类施“厕”,部分村还结合污水管网工程,推进户厕升级。

厕所虽小,民生事大,一场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不仅让村子更美,也改出了村民们的幸福新生活。“厕所改造后很方便,也不用出门了,上完厕所用水一冲,卫生干净,还没有味道,这个改造,真香!”以李大爷为首,最初不愿改厕的村民们现在纷纷点赞。


刷新村居“好风景”

七月流火,碎金似果。串串葡萄剔透欲滴,片片绿叶连绵成荫,走在留武村的小路上,夏日的熏风挟着清甜果香扑面而来,青砖黛瓦、老石磨、旧陶罐……告别脏乱差,拥抱洁净美,户户不同景,院院好风光。说起留武村的美丽蝶变,村民们连声称赞:“经过这次整治,咱们村里到处干干净净,很多乡亲在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草,别提多美了。”

变化源于此次“美丽一夏”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徐州各村响应号召,不断刷新“自家颜值”。集中活动初期,愿意主动参与的村民很少,面对这一问题,各镇村采用“一招鲜吃遍天”的策略,组织村民参观“高颜值”农户的美丽庭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过几日,各村便多了“自扫门前雪”的群众来。“家家户户都把自家院子收拾得干净又漂亮,乡亲们没事还串门交流心得,村里环境好了,大伙儿心情也舒畅。”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行动,政府趁热打铁,又推出“最美村居”评比,把群众热情引至高峰。经过整治行动,村居环境从普遍脏乱差转变为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在环境卫生观念上有了可喜的提高。

美丽一夏,美出盛夏。徐州各镇村将持续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口,让水更绿,天更蓝,以自下而上、村民自治、群众参与的形式,各方共同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打造属于徐州的热烈盛夏。(李莉 谢肖)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