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指挥10辆车
|
本报记者 王正喜
驾驶室内空无一人,但举臂、挖掘、转向……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这是7月15日,中国首台大吨位矿用无人驾驶液压挖掘机——徐工智能液压挖掘机XE950DA在江铜集团作业工地上作业的一个场景。
2017年,徐工无人压路机XS365AI就在四川大坝等工地上成功应用,成为全球首台在大坝上实现应用的大吨位无人驾驶压路机。在施工中,徐工无人驾驶压路机可实现远程操控,碾压直线精度5厘米之内,重叠精度5厘米之内。
2020年8月,徐工在京雄高速项目建设中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无人化集群施工成功应用。施工精度已精确到2至3厘米。
2023年,徐工XC968-EV无人驾驶纯电动装载机助力张靖皋长江大桥A1标项目基础设施建设。
2024年4月,徐工首次运用无人摊铺+北斗高精定位智能系统,在沿大别山高速公路,完成全线首段路面中面层试验段铺筑。
近年来,徐工集团在工程机械智能化、无人化方面持续深耕、全面布局,相继推出无人驾驶压路机、摊铺机、挖掘机、矿用卡车、装载机等产品,广泛涉及港口、路面、矿区等多种场景,实现工程机械的无人化、多场景、全工况应用。
截至目前,徐工数字化智能施工技术已在63个项目中成功落地应用,其中有52个是高速项目,总施工公里数2950公里;也是国内率先成功应用到隧道项目的无人化施工。
着眼于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双重目标,国家也在积极推动露天矿山实现无人驾驶转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煤监局等八部委早在2020年3月就发布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露天煤矿应实现智能连续作业和无人化运输。
“大个头”“能省钱”“关键还好看”,徐工XDE240无人驾驶矿用自卸车最高车速可达64.5km/h,能在46℃高温工况下连续作业;即使拉着200多吨的货物,依然能在崎岖的矿道上平稳运行。
在国家智慧矿山标杆项目——国能陕西神延煤炭西湾露天煤矿,自2021年以来,已有31台徐工XDE240在该煤矿陆续投入应用,让矿山开采真正实现“减人、增效、提安”。31台矿车编组成智能化车队,每组每年可为煤矿节省人力成本约100万元,每辆车每天可延长2至3小时的作业时间。在无人驾驶管控平台,工作人员一个人就能指挥10辆车。
去年4月25日,第二代智能无人纯电动矿用卡车在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下线交付。这一百吨级智慧矿车取消了驾驶室,省下更多的空间布置智能化装备。该车型最快4分钟就能换装电池组上路,基本可以实现“24小时·三班”连轴运转,对煤矿生产工具来说是一次革命性创新。
无人化设备使得机器脱离人工驾驶后,仍然可以高效稳定作业,有利于长时间工程作业,并且适应高温、粉尘、抢险、救灾等多种场景应用。无论是从成本、效率,还是安全角度出发,无人驾驶都是工程机械行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方向。
如今,徐工无人驾驶矿车、挖掘机等成套化装备,已在全国多个矿区成功运用。凭借技术优势,徐工正不断推动矿山开采的智能化、自动化进程,致力于为行业提供高效安全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未来,徐工将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携手共迎无人化发展新机遇,助力工程建设实现跨越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