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新沂 > 正文

新沂完成小麦秸秆离田30万亩

2024-06-29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周天玉
2024-06-29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鲁冰)作为苏北粮食主产区,新沂市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等离田产业化利用,发掘秸秆的资源价值,促进秸秆“变废为宝”,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根据新沂市农业部门统计,今年新沂市共完成小麦秸秆离田面积达30万亩。

6月21日,新沂市新店镇小湖村的一处小麦秸秆堆场已经全部被成捆的麦秸“占领”,小山似的小麦秸秆堆起有5米高。

“今年公司在本地收储小麦秸秆8万亩左右,雇工近200人,仅劳务费用支出这一项就要数百万元。”新沂市金枝秸秆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子义告诉记者,小麦秸秆主要销往邻县的一家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和山东的一家造纸厂。

在棋盘镇冯庄村一片麦田的最北端,是新沂市沃达秸秆专业合作社的小麦秸秆堆场,打捆后的麦秸经抓草机举高将其装入货车中运往堆场统一堆放,只见一捆捆四五百斤重的小麦秸秆码放整齐、堆积如山。

“这片堆场占地40余亩,全部堆满成捆麦秸可以堆放2万多个。”新沂市沃达秸秆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潘成玲说,小麦秸秆是个宝,不但可以作为牛羊饲料、菌场原料,还可以发电、造纸等,废料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最近两年主要销往山东等地,本地的一些食用菌种植户和家畜养殖户也能消化一部分。

新沂市紧紧围绕美丽新沂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按照“疏堵结合、以禁促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利用”的原则,综合施策,进一步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和群众支持,积极推广秸秆离田收储、秸秆饲料化和生物发电、有机肥加工等新技术,实现了秸秆“变废为宝”,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秸秆离田收储不仅能有效防止环境污染,还可以改善土壤、减少病虫害发生,有利于下茬的播种,减轻‘三夏‘防火、秸秆禁烧的压力。”新沂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科长徐士才说,全市现有秸秆收储企业22家,有较大的秸秆收储场所28处,临时收储点35个,整合秸秆储运机械1200多台套。

据了解,新沂市今年要求小麦秸秆离田涉及环骆马湖水环境治理区域的窑湾、草桥、合沟、瓦窑、港头、棋盘、新店等7镇,7镇合计小麦种植面积28万亩,其中沿骆马湖和中运河、新沂河、老沂河沿线1公里范围内小麦面积3.82万亩。今年计划沿一湖三河1公里范围的小麦秸秆全部收储,环湖沿河7镇其他区域的小麦秸秆应收尽收,涉及新墨河治理的钟吾街道、墨河街道、唐店街道新墨河沿线3.35万亩小麦秸秆全部离田,加上国考断面沿线1.5公里范围内的离田任务0.3万亩、以及其他传统秸秆离田收储区域的离田计划,今年“三夏”新沂市共完成小麦秸秆离田3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