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洋网红”打卡中国爱上徐州

2024-06-28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6-28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拉丁在体验打鼓。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提供

本报记者 段小凡

6月20日至26日,2024“打卡中国·古韵潮音——你好,江苏!”网络国际传播活动在江苏开展。6月23日—24日,来到徐州潘安湖、博物馆、回龙窝、徐工等地打卡。10多名国际网红大V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语种主播来到徐州,开启了他们“打卡”徐州的行程。 这两天,他们在徐州有什么体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3位网络达人讲述他们在徐州的故事。

张爱玲:爱上“中国香”

6月23日,外国网红们来到潘安湖马庄村,体验制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香包。

泰国网红博主张爱玲从琳琅满目的药材柜中,选择了自己认识的薰衣草、陈皮、桂皮、白芷等几种中药材,全部“搞里头”,调配出一款独特的药香。

原料有了,就缺香包——面对要求精细的缝制工艺,张爱玲机智地选择求助手艺师傅,穿针、引线、缝制、打结……在师傅手把手的指导下,张爱玲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心形带福字的香包。

“好香啊,纯天然的中药味道。”张爱玲说道,“这里的香包不止我手中的样式,还有许多时尚潮流的款式,很多年轻人都来这里购买。”

在马庄村,香包已经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村里打造了香包文化大院、文创综合体、中草药园,甚至还建立了香包直播间,让这小小香包产业,越做越新、越做越大,也越做越“潮”。

让中药“香”飘万里,让致富走进万家。马庄村的故事,是中国乡村发展的缩影,始于香包、不止香包。

马丁:很享受互动体验过程

6月23日,在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克罗地亚网红博主马丁pose摆不停,折扇、汉符等成了他的道具。

观看汉乐演出时,马丁聚精会神,聆听着不同乐器的独奏与和鸣。他说:“这几天的行程中对历史有了更多的理解。”

“之前这些传统服装都只在舞台上看过,或者通过历史学习过。但是穿上汉服之后,我好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我也变成了古人。”马丁说自己很享受穿汉服、学非遗等互动体验的过程。

拉丁:大运河边即兴说唱

一面大鼓、一副钢板,一敲咚咚作响,声传二五里之远,这就是形成于400多年前的运河大鼓。6月24日,运河大鼓迎来一批新的听众——参加2024“打卡中国·古韵潮音——你好,江苏!”网络国际传播活动的外国网红们。

叙利亚网红博主拉丁被鼓点吸引,不自觉地加入到运河大鼓“粉丝团”中,以窑湾镇古民居群为背景,在悠悠运河边,和着运河大鼓传承人钢板的节奏,敲击鼓面,用轻松欢快的节奏,为窑湾打Call。

“这位老师傅告诉我,运河大鼓需要搭配唱词,所以这项艺术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民间‘说唱’。”现场,拉丁还与传承人来了一场友好包容、开放交流的即兴说唱表演。

拉丁说:“鼓声激昂,让人不自觉就想加入。400多年间,鼓声的听众换了一代又一代,从鼓声的传承中能反映出当地民间文化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