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土特产变“金疙瘩”
|
本报记者 赵洋
饱满香甜的西瓜大量上市,成堆的大蒜装满车厢,特色的松茸、香油走进直播间……作为“淮海粮仓”,徐州拥有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18个,每年有不少特色农产品从徐州走向世界各地。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乡村特色农产品正逐渐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为助力乡村“土”味特色农产品香飘四海,徐州市各家金融机构正积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截至今年5月份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4684.29亿元,同比增长19.08%,比年初新增495.12亿元。
快速授信 助力农户好收成
在今年大蒜收购旺季到来之前,邮储银行徐州市分行早早做足了准备,全力以赴为邳州蒜农做好服务支撑。
“真是太方便了,从提交申请到办理成功,全程不过一个礼拜,并且利率十分合适,这让我的收蒜成本进一步下降。”近日,家住邳州市碾庄镇的孙先生在邮储银行邳州市支行客户经理的帮助下,成功申请了助农贷款,该贷款由徐州市财政贴息,最终客户实际付息成本不超过1.5%,真正解决了收蒜客户融资贵的难题。
近年来,邮储银行徐州市分行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为蒜农提供零距离金融支撑,充分发挥了其地域优势、网点优势、人员优势,并不断加大金融贷款投放,为邳州大蒜行业发展保驾护航,截至2024年5月28日,该行本年已累计投放超2.7亿元贷款资金支持蒜农发展。
该行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邮储银行徐州市分行将持续发挥金融优势,不断创新涉农产品,坚守数字化、金融化助农理念,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综合化金融服务。”
送贷上门 量身定制金融产品
睢宁县位于徐州市东南部,地处黄河故道两岸,地势高,多为砂质土壤,西瓜栽培历史悠久,是苏北重要的西瓜之乡。
眼下,正是西瓜大量上市的季节。在睢宁县王集镇大王集社区“胜利西瓜”种植基地,瓜农老王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我栽植早熟西瓜16年了,今年西瓜产量高、行情好,这得感谢睢宁农行的信贷支持!”瓜农老王看着自己的150亩瓜地,脸上洋溢着笑容。
西瓜大棚里绿意浓浓,细长且布满绒毛的瓜藤上长满了鲜绿的叶子,带着或深绿或浅绿花纹的西瓜掩盖在瓜叶下。老王主要种植的西瓜品种是特小凤,现摘现卖,以皮薄、质脆、糖分高、口感好深受欢迎,一经上市便供不应求。
今年老王家瓜田丰收的背后,离不开睢宁农行助农政策的支持。
“自从睢宁农行贷款下来后,我们新建了5个大棚,扩大了种植规模。”老王说,去掉土地流转、大棚、瓜苗、人工等开销,收益十分可观。由于老王承包了王集镇大王集社区附近的150亩土地,需要提前支付村民土地租金,每次预付的金额都不是一笔小数目,再加上西瓜采摘后需要及时购买瓜苗、购买农资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针对老王这类水果种植大户所面临的资金不足难题,睢宁农行客户经理主动送“贷”上门,为其量身定制信贷产品,很快50万元的贷款资金便发放成功,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搭建“互联网+”平台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电商、直播电商等数字化商业模式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手机变成了新农具,直播变成了新农活,数据变成了新农资。一箱箱特色农产品正通过镜头发往千家万户。
近年来,为助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平安产险徐州中支深入农产品原产地,帮扶各地特色好物拓宽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打造“助农专区”,帮农户搭上“互联网+”快车,利用互联网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群众增收。
平安财险依托“平安好车主”平台超2亿注册用户,通过直播甄选特色农产品并直连全国用户餐桌,让大众可以享受高品质的农货,助力拓宽销路、打响品牌,打通产业帮扶“最后一公里”,切实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在铜山区茅村镇政府指导下,平安产险徐州铜山支公司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在平安好车主App上架了铜山区茅村镇当地知名农产品——徐州名学香油。”平安产险徐州中支三农服务站工作人员王道远介绍,“上架7个月以来,仅此单一产品累计销售近1200单,累计销售额达到6万余元,目前仍在持续热销中。”
未来,平安产险徐州铜山支公司将持续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因地制宜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平安力量。持续做好定点支持工作,支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优化保险服务供给;同时持续开展农产品消费帮扶工作,以“土特产”为切入点,探索“乡村振兴+协销+网红”新模式,助力农产品销售。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化,金融力量正成为推动乡村“土”味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强大引擎。徐州市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为特色农产品种植户提供精准有效的金融支持,不仅解决了农户的资金难题,也促进了农产品外销增加农户收入。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兴旺。金融机构将持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化与农户、政府、电商平台等各方合作,共同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