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民生 > 正文

江苏徐州:农田“喝”上了“解渴水”,科技赋能守好“淮海大粮仓”

2024-06-23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孟祥
2024-06-23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蔡思祥 通讯员 张莹 苗永乐

连日来,江苏徐州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给夏种夏管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为改善土壤墒情、促进农作物生长,徐州市气象局于6月21日在徐州大部分地区择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6月21日,在人工增雨和自然降水的共同作用下,全市多地迎来了“及时雨”,干渴已久的农田“喝上”了“解渴水”,科技赋能守好“淮海大粮仓”的每一粒粮。

“前阵子一直不下雨,天气热、地里干,造成土壤缺墒,不仅不利于播种,甚至可能会导致已播玉米不出苗。”6月22日上午,看着雨水浸润过的土地,压在贾汪区种粮大户李长山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这场雨来得太及时了,不仅有了好墒情,还省了一笔浇水钱。”


同一天,铜山区单集镇副镇长薛刚手拿一把小铲在田间挖土,查看土壤墒情,“你看挖到这儿了土还是湿的,可以说这次是有效降水,缓解了前期高温干旱天气造成的影响,这对夏管非常有利。”

尽管此次降雨很大程度缓解了旱情,但抗旱工作仍不可掉以轻心。据了解,单集镇有水田5.2万亩、旱地5.3万亩,夏种用水需520万立方米。此次降雨前,单集镇今年降雨量为89.5毫米,较往年偏少60%。为做好抗旱工作,自4月以来,全镇14个镇管涵闸全部闭闸保水,灌溉主要水源房亭河始终保持在26米水位。单集闸4台机组24小时向上游翻水,日翻水量保持在86.4万立方米。

“前期我镇已先后整治各类沟渠24公里,清理坑塘30个,保证了行水顺畅。下一步我们还将对镇域内大小河湖进行清淤清塘,不断提升蓄水抗旱能力,同时最大程度动员群众抢水抢种,做好夏管工作。”薛刚说,通过动员群众从抗旱机井、宕口、故黄河等水源点取水抗旱保苗,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据介绍,今年以来,全市降雨明显偏少,特别是4月份以来,全市平均降雨仅29毫米,较常年同期141.7毫米偏少80%,导致6月中旬之前全市旱茬作物土壤层墒情普遍不足,对局部地区的玉米、大豆等旱茬作物播种、播后出苗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处长孙青磊表示,此前,市农业农村局已下发《关于积极应对旱情全力做好夏种夏管工作的通知》和《全市抗旱保夏播(栽)技术意见》,派出9个包挂指导组,下沉到镇村,到田块察看土壤墒情,分析评估旱情影响及发展趋势,关注群众抗旱需求,加强抗旱机具组织调度。全市共派出48个技术服务组,一线抗旱技术人员7386人次,参与抗旱人员38.96万人,投入抗旱农机设备5.68万台套,浇灌造墒面积230.24万亩。

当前全市水稻种植基本结束,夏管正处于关键期,徐州将盯紧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组织动员各相关部门、基层农技人员和干部、各类生产服务主体,利用好此次降雨有利时机,有效落实好旱情防范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轻高温旱情影响,为全年粮食丰收夯实基础。同时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做好田间沟系配套,确保沟系通畅,预防旱涝急转,防止田间积水影响玉米、大豆出苗。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