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与“里子”并重,谱写城市更新新篇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已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土地政策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工作的通知》,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各地推动城市更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老旧小区作为城市的记忆和历史的见证,承载着许多人的情感与记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旧小区逐渐暴露出规划滞后、功能缺失、设施老化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的伤疤。特别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后,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改善民生的需要,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注重外在形象的提升,做好“面子”,让小区焕发出新的活力,更要关注内部功能的完善,补好“里子”,确保改造后的小区符合居民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造过程中,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制定改造方案,确保改造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同时,还要注重功能完善,通过增加绿地、完善配套设施、优化交通组织等措施,真正把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会生活圈,切实提升小区的居住品质和居民的幸福感。
在此之前,老旧小区改造面临着不少政策层面的问题,如零星用地不具备单独供地条件怎么办?加装充电桩,更新管线等基础设施是否还要办理规划许可手续?自然资源部此次印发的通知,明确解答了一系列改造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通知强调要加强规划引领,优化土地利用,确保改造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如加强用地保障、优化审批流程、强化监管评估等,为各地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然,老旧小区改造不是单靠哪一方力量就能做好的,它需要政府、社会、居民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改造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还要注重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改造,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居民也要积极参与改造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共同推动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坚持面子与里子并重,既要注重外在形象的提升,更要关注内部功能的完善。同时,还要加强政策支持和社会参与,共同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新的力量。(孙阳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