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云龙区 > 正文

助推产业工人由『工』变『匠』向『新』出发

2024-06-13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6-13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宋新 通讯员 刘清溪 韩晶

近年来,云龙区总工会聚力发挥产改牵头抓总作用,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导企业致力于高技能人才培育,涵养新型产业工人队伍的“源头活水”,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聚焦新质生产力

产业工人思想共识更统一

近期,围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云龙区产改试点企业国检集团徐州公司利用一天的时间组织了一场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公司各岗位的产业工人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培育技能人才,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调动产业工人的积极性。对此,云龙区总工会创新工作举措,以“党建领航 劳模导航”为抓手,引领广大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云龙区总工会在产改试点企业率先开展“工间微党课”“青工学习间”等活动形式,产业工人政治觉悟不断增强。同时,组织开展了“双进”宣讲、劳模事迹分享会等多种活动,激励并引领广大产业工人见贤思齐、学赶先进。

聚焦高质量发展

产业工人创新动能更勃发

怎样更好发挥企业和人才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如何使产业工人成为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云龙区总工会正在探寻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造的“内生动能”。

“夙夜攻关为科研,逐梦淮海万里帆。”这句话用来形容淮海控股集团的工程师闫超最合适不过。在岗位上他带领团队一心做研发,获批专利近20项。作为云龙区劳模工匠助企行服务队队员,他深入结对企业送技术解难题,引导更多产业工人精研技艺、苦练本领,努力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尖兵”。

“徐树亮劳模创新工作室”将“传授技艺、技术攻关、成果推广”作为主要职能,将群众性创新活动与职工技能比武等活动结合起来,其承担科技创新项目“IEC61850的直流隔离开关柜通信闭锁”“再生能量吸收装置”等,目前均已投入使用,提升了企业节能增效水平,让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创新能手的摇篮。

聚焦分配新机制

产业工人发展之路更通畅

“姜玲劳模创新工作室”致力于为技能人才架起“成长阶梯”,主导设计的“多元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挂钩”的激励制度实施以来,企业的研发水平正在逐步上升,现已申请获批了3项专利。江苏中瑞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招标代理员刘德星依托“姜玲劳模创新工作室”培育,获得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有力激发了职工的创新创造潜能。

江苏鹏泰电气公司积极拓展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建立技能等级与职级晋升岗位序列对照表,形成技能人才的纵向技能等级阶梯,打破了“技术蓝领”与“智慧白领”的壁垒。职工曹彭成凭着一股勇于攻关、吃苦耐劳的钻研精神,在研发岗位上申报并获批专利8项,主导开发的新一代小型预装式变电站实现了整机能耗节约30%以上,自己也实现了从装配工到生产技术负责人的华丽转变。